冒充消防的詐騙抬頭,杭州市公安消防局提醒,請先向96119求證核實
對于騙子們層出不窮的新手段,不少市民現(xiàn)在都有了提防心理。不過,對于一些“傳統(tǒng)”騙局,大家也別掉以輕心,不少“老戲碼”依舊在上演,也依舊在奏效。
這不,建德的吳老板幾個月前剛被冒充軍警的騙子騙走了47萬多元(詳見本報昨天A1-3版),臨安的童先生也遭遇了類似的陷阱。出于對政府部門的信任心態(tài),與一個轉(zhuǎn)手就能賺取豐厚回報的好生意,童先生一不留神,就被騙走了16萬元。
昨天,杭州市公安消防局發(fā)布提醒,近期以“消防”名義的詐騙有抬頭趨勢,在警方打擊的同時,呼吁市民提高防范意識。有關消防的疑問,可以隨時向96119求證。
騙子冒充消防下單
臨安童先生損失16萬
童先生接到的電話中,騙子自稱是臨安消防大隊的“林大”。從商的童先生,并沒對貿(mào)然打來電話的“林大”生疑,只將其當成了一筆普通的生意。
這位“林大”,希望童先生能夠幫忙代購一批軍用帳篷,并且,還很貼心地提供了代理商劉某的電話。盡管童先生還是心有疑慮,但他致電劉某時,劉某自稱已不做帳篷生意,這一下,卻讓童先生信以為真。
但劉某卻又提供了帳篷廠家蔣某的聯(lián)系方式。這一來二去,童先生絲毫沒有起疑,卻不曾想,這“林大”、劉某、蔣某,都是一個窩里的同伙。當童先生與蔣某聯(lián)系上談好價格,并將16萬貨款匯去后,三個人的電話,就再也打不通了。
案情發(fā)生后,臨安警方成立專案組,從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三大方面著手,對涉案銀行賬戶、嫌疑人身份以及涉案交通工具、工作點等情況開展情報線索及證據(jù)的收集,根據(jù)收集到的情報,專案組遠赴河南進行進一步偵查。
在偵查中,警方發(fā)現(xiàn),這一伙騙子分工明確,人數(shù)眾多,作案的地點更是橫跨兩省三市。6月28日晚,專案組分成三大抓捕組,在山西運城、河南漯河、駐馬店等地,將9名嫌疑人成功抓獲。當場繳獲了29部手機、138張SIM卡、31張銀行卡以及大量詐騙手法教案。
上當受騙
三種情況比較常見
臨安童先生的遭遇并非個例。
7月1日,杭州留下居民姚先生接到電話,對方同樣冒充消防大隊人員,以需要姚先生幫忙代購一批北京的機床產(chǎn)品為說辭,最后姚先生被騙11.4萬元。
7月2日,杭州雙浦居民黃先生,接到自稱是“消防濱江大隊”的電話,對方要買37張床,讓其先墊付資金,結(jié)果黃先生損失價值68820元。
除此之外,還有人接到手機來電,顯示號碼為180××××4673,對方冒充消防大隊說,有一套消防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資料要2600元一套……
目前,警方已經(jīng)介入這些案件的調(diào)查。不過細心分析詐騙案件,上當受騙的,有三種情況比較常見——
1、出售書籍,大約在2-3千元不等。受騙人往往認為資金不大,容易上當購買。
2、所謂免費培訓,結(jié)束后出售消防產(chǎn)品,大約在2-5千元不等。 受騙人認為培訓免費,容易接收,器材購買價格也能承受,但不知是否為合格產(chǎn)品。
3、受騙人的企業(yè)在消防方面存在隱患,被處罰過或害怕被消防處罰,所以心虛,對騙子分辨能力下降。
警方說這類騙局,騙子們往往假冒軍警或政府部門以獲取信任,并拋出大量訂單,甚至利用真實廠家信息做誘餌。同時,也利用了商戶想要賺取差價的心理,幾個人導演一場騙局。在遇到類似情況時,一定要記得先核實其身份,不要聽信一面之詞。交易時如果無法核實對方提供的供貨廠商是否正規(guī),最好放棄交易,謹防上當受騙。有關消防的疑問
可以隨時向96119求證
對于以“消防”名義進行詐騙的行為,杭州市公安消防局態(tài)度很明確,堅決進行打擊。
與此同時,杭州市公安消防局正在推進“創(chuàng)人民滿意消防隊伍”建設行動,歡迎社會各界踴躍監(jiān)督,有關消防的疑問,可以隨時向96119求證。
其它監(jiān)督方式包括,監(jiān)督電話:0571—87713063,電子郵箱:577503889@qq.com,互聯(lián)網(wǎng)址:http://www.zjhz119.com,通訊地址:杭州市上城區(qū)鯤鵬路363號1708室市公安消防局紀委,郵編:310016 。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hzsgaxfj(杭州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