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大偉:4月25日,70歲的俞培根老人給快報85100000熱線來電,他想通過快報尋找一位名叫來妙芳的戰(zhàn)友,這個名字聽上去像女同志的戰(zhàn)友,其實是男的,60年代他們一起在東海艦隊當水兵,俞培根是東海艦隊防險救生大隊的雷達兵,戰(zhàn)友是潛水兵。兩位戰(zhàn)友退役后曾見過一面。后來,杭州舊城改造,他們都搬了家,彼此就失去聯(lián)系了。俞大伯說,希望有生之年能跟戰(zhàn)友再相見(4月25日“嗨,都市快報”報道)。
俞大伯尋找戰(zhàn)友的消息見報后第二天,戰(zhàn)友來妙芳打進了快報熱線,50年前的戰(zhàn)友再次團聚(4月26日“嗨,都市快報”報道)。
昨天,兩位老戰(zhàn)友提著水果來到報社,一定要當面感謝幫他們相認的本報記者羅傳達,借著這個機會,兩位老人也跟我們聊起了他們的戰(zhàn)友情。
俞培根大伯今年70歲,瘦瘦的,比一旁的戰(zhàn)友來妙芳小一歲,來大伯的個子比俞大伯要高許多,兩鬢的白頭發(fā)也要多一些。
兩位戰(zhàn)友在報社的會議室對面對坐著,不論聊什么,臉上都帶著笑容。
俞大伯1964年12月入伍,在一艘救援艦上當雷達兵,“我這個人脾氣不太好 ,不太喜歡和人打交道。”俞大伯說,直到一年后,艦上來了一批新兵,其中有一個叫來妙芳的戰(zhàn)友,后來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俞大伯說,剛開始,他根本沒想過來妙芳會和他這么要好,“來妙芳從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畢業(yè),軍校高材生,一來到艦上就擔任最危險最重要的潛水兵,厲害,羨慕!”
俞大伯記得來妙芳剛到艦上不久,就受到了嘉獎一次。那是他們所在的救援艦正執(zhí)行巡邏任務,途中,偵察兵發(fā)現(xiàn)附近海域幾艘漁船上的人正招手示意,艦上領導立即決定靠過去看看,等靠近一看,原來是漁船被風浪打得就要進水沉沒,漁民看到軍艦拼命呼救,而身材高大,身為潛水兵的來妙芳二話不說,跳進冰冷的海里,6名落水漁民他救起了4名。
聽俞大伯這么夸自己,來妙芳笑了起來,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俞大伯從口袋里翻出一沓發(fā)黃的紙,這些都是幾十年來他從報紙上剪下來的關于人民海軍的新聞和照片。這些年來,他一直關心海軍的建設,“當年苦是苦的,但是苦中也有樂!”俞大伯說完這話,眼角有些濕潤,他又笑著說,來妙芳是潛水兵,伙食標準一天有3塊多,和飛行員同樣級別,是艦上待遇最好的兵,可是來妙芳總是把自己的水果、罐頭、魚省下來給自己,還說自己的罐頭多得實在吃不完,其實誰都知道,罐頭一個月就這么一罐,不是吃不完,是故意省給戰(zhàn)友吃。
兩位大伯告訴我,當年他們所在的團,只有他們兩人是杭州籍的,兩個人想家的時候互相說兩句方言。其實,俞大伯說的是杭州話,而來自聞堰的來妙芳講的是蕭山話,但兩人還是覺得說起方言來更親切。
1969年,俞大伯退伍回到杭州,來妙芳比他晚一年退伍。
那時候沒有電話,通訊主要靠書信和上門拜訪?;氐胶贾莺?,兩人曾經見了一次,后來,俞大伯和來妙芳都找過對方,才發(fā)現(xiàn)戰(zhàn)友的家因為舊城改造都搬掉了,從此再沒音訊。
來妙芳說,4月25日那天,他接到好幾個朋友的電話,說有戰(zhàn)友在快報上找自己,一看報紙,真的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