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內(nèi)部調(diào)整布置,前段時間一直閉館的運河博物館,今天起重新開放。
博物館這次調(diào)整的主要是第三展示廳,今后這里將主要展示大運河浙江段的主要申遺點段、河道變遷、遺產(chǎn)價值、保護規(guī)劃等。
走進展廳,最引人注目的是地上大運河浙江段的模型,在燈光打亮下,就如流動的活水蜿蜒貫穿整個展廳。沿“河”走,相當于走完了大運河浙江段的全程。
在這里,你還可以看到申遺宣傳片,看到運河邊的很多歷史文化遺存。像連接江南運河和上塘河水系的重要水利樞紐工程長安閘,是世界水運史上最早的復式船閘。去年,考古專家對長安閘壩遺址中的下閘進行了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石柱與石板間都有“卡槽”,對接緊密,而且兩者之間黏合的應該是古代的一種特殊的黏合劑,包括了雞蛋清、糯米等。
杭州西興官河這里也有一個古閘門,叫“龍口閘”,是連通浙東古運河和錢塘江的水閘門,去年杭州市考古所也對此進行發(fā)掘,閘門的凹槽還在,可看出是雙閘門。
運河上的古橋,著名的有我們杭州的拱宸橋、廣濟橋,但在嘉興蘇州塘上有座長虹橋、在紹興城河段運道上有座八字橋,同樣歷史很悠久。
還有浙東運河蕭山—紹興段的沿岸長長的古纖道,蔚為大觀,是古代以人力背纖為行船提供動力的通道,全長7.7公里,始建于西晉(公元4世紀)。雖然現(xiàn)在古纖道的功能已演變成為觀光旅游、欣賞水鄉(xiāng)景色等,但看著它,就宛如看到以前纖夫們埋頭前行佝僂著背的影子和背上一道道繩痕,還是蠻滄桑的。
運河博物館開放時間:周三-周日(周一、周二閉館)9:00-16:30。免費開放。
公交70路,61路,醫(yī)院K591路臺州路口下;公交33路,151路,347路,K63路,K403,k47路上塘路舟山路口下,沿衢州街前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