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隊員在檢查煤氣瓶。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昨天,媒體報道了25日晚發(fā)生在奉化裘村鎮(zhèn)吳江村的一起民房坍塌事故。經(jīng)調查,這起事故系由煤氣泄漏引發(fā)閃爆引起,造成兩層民房發(fā)生局部坍塌,一家5口不同程度受傷。
而在26日晚,江東仇畢坊小區(qū)也發(fā)生了一起煤氣泄漏事件。不過居民臨危不亂,關煤氣、涂泡沫、開窗通風、疏散鄰居,一系列處置相當專業(yè),將危險化于無形,贏得了消防和煤氣搶修人員的交口稱贊。
女主人冷靜應對煤氣泄漏
朱阿姨住在仇畢坊42號202室,這段時間,女兒金女士一家常會回來吃飯。
當天下午,發(fā)現(xiàn)家里煤氣沒了,朱阿姨讓老伴重新?lián)Q了一瓶。當晚約6點半,女兒才進家門,就直皺眉頭:“是不是有煤氣泄漏了?一股味道。”
朱阿姨說,家里確實有股味,她一直以為是沒用完的煤氣殘渣的氣味,所以沒在意。女兒這么一說,她和老伴倒有些緊張了。
金女士到廚房里查看,煤氣瓶外表沒什么異常,閥門也是關著的。她說,此前在公司培訓時,學過處置家庭煤氣泄漏的辦法,這次正好用上了。
金女士用在臉盆里打好泡沫,將泡沫水涂抹在煤氣瓶閥門與軟管的的連接口上。很快,泡沫開始鼓起泡來,這就意味著確實發(fā)生了煤氣泄漏。
她沒有慌張,而是冷靜下來開始動員全家:老人負責把家中的窗戶全部打開進行通風,小孩去通知樓上鄰居撤離疏散,老公負責報警聯(lián)系救援人員。
消防隊員贊其非常專業(yè)
很快,江東彩虹路消防中隊的6名隊員趕赴現(xiàn)場處置。另一邊,煤氣搶修人員也正在趕往事發(fā)的路上。
“這幢樓共四層,很多人已經(jīng)在樓下等著了。”彩虹路消防中隊隊員說,他們上樓時,仍能聞到濃重的煤氣味,不過居民家里和樓道窗戶都是開著的,已經(jīng)沒有爆炸危險了。
“我們帶著堵漏工具來到廚房,煤氣還在泄漏。”消防隊員拎著煤氣瓶跑到樓下空曠地方,進行稀釋。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煤氣公司的工作人員趕到現(xiàn)場,對煤氣瓶進行了處理。
“這還是蠻嚇人的啊,要是爆炸,我們樓上樓下的都得遭殃。”鄰居劉阿姨看著“汩汩”冒泡的煤氣瓶,拍著胸口直說害怕。
得知金女士處置險情時的一系列舉措,現(xiàn)場消防指揮員對她豎起了大拇指,稱她“非常冷靜、專業(yè),值得大家伙學習。”
“這可以說是一次煤氣泄漏時自救的處理樣本。而且,小朋友也跟著受到了教育,有非常好的示范和榜樣作用。”江東消防大隊防火參謀郎園園表示。
市民應掌握一些應急竅門
“在廚房火災里,煤氣泄漏、干燒、油垢起火等,是最常見的幾種類型。”江東彩虹路消防中隊負責人說,輸氣管、角閥、減壓閥接口等部件老化松動,密封膠圈脫落,耐壓強度下降,都容易造成煤氣泄漏。
這名負責人表示,市民應該懂得一些應急方法。比如,用肥皂、洗衣粉、清洗液等,加水打成泡沫,抹在接口和皮管上進行測試。冒泡,也就意味著有煤氣泄漏。
“有的人點打火機,或者蠟燭,甚至點燃木棍湊近煤氣罐,似乎只要火燒得更大,就是泄漏。”郎參謀說,這樣只會“引火燒身”,瞬間的閃爆、轟燃很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郎參謀還提到了一個細節(jié),值得引起市民關注:如果進門前,聞到家中有異味,懷疑是廚房里煤氣泄漏,此時,千萬不要開燈。即便是意識到危險,也不要飛奔進廚房,試圖關掉閥門或開窗,因為若已達到爆炸極限,奔跑時衣物摩擦產(chǎn)生的靜電,仍能瞬間引發(fā)閃爆。
“即便報警,也不要是在室內打,因為打電話時很可能產(chǎn)生電火花,這容易導致爆炸,產(chǎn)生更大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