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心花相伴’的QQ號是3301346725,歡迎廣大愛心人士來加入我們的隊伍。”董昕說,“通過大家的努力,讓城市更加溫暖,不再缺血。”就在本月的7日,董昕又趕往嘉興市中心血站進行機采血小板獻血。一次獻血過程需要2個小時左右,董昕沒有吃午飯,因為油膩會影響血液質量,獻血完成后,他草草吃了碗泡面,趕回單位上班。
董昕是嘉興市地方稅務局稽查局副局長。這是他今年第8次無償獻血,也是自1999年以來的第63次。17年來,他無償獻血63次,其中全血12次,成分血(機采血小板獻血)51次。他先后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銀獎,“感動嘉興最美人物”提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榮譽。
三張獻血證是他的珍藏
17年來,董昕的獻血證已經(jīng)累積了厚厚一疊。在這么多獻血證里,有三張是他特別珍藏和重視的。
第一張是他第一次獻血獲得的證。“我是1998年10月成為正式共產(chǎn)黨員的,當年的10月1日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生效,于是我產(chǎn)生了去獻血的念頭,既可以為社會做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同時也紀念自己光榮入黨。”董昕說,1999年7月23日,他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當時獻了200毫升,也拿到了第一張獻血證。
第二張和第三張都是為嘉興小女孩鮑婕獻血拿到的證。2015年下半年,9歲的嘉興小女孩鮑婕患了一種名叫“急性重癥血小板再生障礙”的疾病,這種病發(fā)病急、進展快,患者只有在短期內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才能擁有一線生機,在此期間患者還有隨時面臨過度失血的風險。2015年11月,董昕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趕到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當時小鮑婕牙齦出血超過30小時,止血的棉球用去整整一保鮮袋。董昕看了心痛不已,立刻電話、微信動員嘉興的好心人為小鮑婕獻血。第二天一大早,10多個好心人從嘉興趕到上海。經(jīng)過檢測,包括董昕在內有6個人成功獻血,為小鮑婕保證了半個月的血小板用量。2016年1月3日,董昕再次帶著18位愛心人士趕往上海,成功捐獻了4200毫升全血及2U血小板量,保證了小鮑婕兩三個月的用血量。
“小鮑婕已經(jīng)出院回嘉興了,目前情況良好,不過還需要調養(yǎng)。”董昕說,看到自己的血挽救了他人生命,覺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呼吁更多人無償獻血
最初,董昕默默地在獻血,幾乎沒什么人知道。近兩年漸漸被同事得知,他的故事一下子傳了開來。
這么多年來,每當別人問他為什么堅持獻血,董昕總是這么回答:“無償獻血,對社會來說是急需,對我來說,一是舉手之勞,二是有益無害。”
董昕告訴記者,前幾年,他獻的都是全血,近兩年來,他開始進行機采血小板獻血。獻全血在流動采血車、采血站、血液中心等都可以進行,機采血小板獻血就必須到市中心血站通過專門的機器進行,過程和時間都較長。
“獻成分血,一般獻完48小時后血小板就會恢復正常,國家規(guī)定的周期是14天,我一般隔一個多月就會去市中心血站獻一次成分血。”董昕說,哪天自己的血液質量不適合獻血了,他才會停止獻血。
在多年獻血的過程中,董昕越來越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救助像小鮑婕這樣的血液病患者,必須號召更多的人參與到獻血隊伍中來。“特別是成分獻血,臨床用量越來越大,而中心血站固定的捐獻者卻不夠多。”在獻血方面,董昕看到了更多,也想到了更多。
去年下半年,由董昕領銜、嘉興市財政局推出的“心花相伴——無償獻血你我同行”志愿活動項目啟動了,該項目積極為志愿者們搭建宣傳和組織無償獻血等志愿活動的平臺。
“我希望能發(fā)動更多人共同來獻血,一起來幫助他人。”在董昕的帶領下,該項目固定志愿者已達20多名,除了他所在單位的干部積極加入外,還吸引了其他行業(yè)、機構的熱心人士來參加。短短一年多來,董昕已組織“心花相伴”志愿者參與獻血13次,救治病危群眾3人,開展志愿服務337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