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的月沼如硯、畫橋臥波,西遞的敬愛堂莊嚴肅穆,南屏的古巷幽深如謎……近日,由楊紫和韓東君主演的電視劇《家業(yè)》首支片花曝光,引發(fā)了廣泛關(guān)注。該劇的拍攝地——黟縣白墻黛瓦、青山秀水、古巷幽深,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徽墨長卷,將東方美學的留白與靈動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作為《家業(yè)》核心取景地,西遞村鱗次櫛比的馬頭墻如靈動的墨線,勾勒出起伏的韻律;胡文光刺史牌坊倒映明經(jīng)湖,見證四季更迭中的煙火日常;走馬樓前的婚嫁習俗、宗祠楹聯(lián)間的家風訓誡,皆是劇里劇外共通的“家業(yè)”底色。
“中國畫里鄉(xiāng)村”宏村,是劇中詩意棲居的縮影。南湖如鏡,畫橋橫臥,月沼如硯,倒映著承志堂的飛檐翹角。劇中人穿梭于牛形村落,游客亦可踏著同一條青石路,聆聽南湖書院的瑯瑯書聲,或在紅白古樹下靜候時光瘋長。凡此種種,皆是宏村獨有的文化注腳。這里的光影流轉(zhuǎn),恰似徽墨在宣紙上的暈染,虛實相生。
南屏的古巷,是《家業(yè)》中家族糾葛的天然布景。葉氏宗祠的威嚴飛檐、菊豆藥鋪的斑駁窗欞,曾是《臥虎藏龍》的江湖,如今又成為《家業(yè)》中家族傳承的見證。穿行于慎思堂、菊豆藥鋪,木格窗欞篩落的細碎陽光,恍若將劇中人的悲歡離合投射進現(xiàn)實,每一扇窗后都藏著一段流轉(zhuǎn)的光陰。
《家業(yè)》的鏡頭讓黟縣古村再次走入大眾視野。然而,黟縣的魅力遠不止于鏡頭里的風光。黟縣素有“世界遺產(chǎn)、桃源人家、畫里鄉(xiāng)村”美譽。西遞、宏村早在2000年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而南屏則被譽為“中國影視村”。這里的一磚一瓦,皆是東方美學的凝練表達,這里不僅是劇中故事的背景,更是一處“沒有屋頂?shù)臄z影棚”,承載著千年徽州的文脈與詩意。
近年來,黟縣深耕“影視+文旅”賽道,7個村級影視基地、60家影視相關(guān)主體,讓古村落從歷史的背景板轉(zhuǎn)變?yōu)槲幕瘎?chuàng)新的舞臺?!都覙I(yè)》中傳遞的匠人精神、家風祖訓與山水哲學,正是黟縣以影視賦能鄉(xiāng)村振興的生動注腳——當鏡頭照亮古村的角落,文化的星火便在時代的土壤上燃起,照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對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