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質量發(fā)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qū)最佳實踐(第二批)名單近日公布,共有71個“最佳實踐”上榜。我市有3個“共富實踐”入選該榜單,分別為舟山市“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號”、嵊泗縣“藍海牧島”共富工坊和普陀區(qū)“健康方舟”。
其中,舟山市“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號”,被評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fā)展先行示范“最佳實踐”?!昂I闲聲r代文明實踐號”以保障小島留守群眾生活供給、滿足小島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破解海島老齡化嚴重、偏遠海島地域分散等難題為主攻方向,將定海島際交通船、普陀滾裝船、岱山擺渡船、嵊泗海纜工程船打造為穿梭在島際之間的“文明實踐船”,駛出共富新“航跡”。搭載志愿者漂洋過海,為留守老人送去專家義診、文藝演出、家電維修、情感慰藉等志愿服務,有效調動各方資源,實現服務小島群眾制度化常態(tài)化。
嵊泗縣“‘海中黑寶石’的致富經——‘藍海牧島’共富工坊”,被評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示范“最佳實踐”。嵊泗作為“中國貽貝之鄉(xiāng)”,近年來深入探索實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廣袤海域建立“共富工坊”,以深化黨建聯建機制綜合集成漁農村、水產加工企業(yè)等組織和農戶力量,以貽貝作為聯結各方利益的重要支點,形成優(yōu)勢互補、分工合作格局,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低收入農戶在家門口“有活干、有錢賺”,帶動養(yǎng)殖群眾產量逐年提升,促進漁農民收入水平提檔升級。今年,打造“共富工坊”海島樣板還被納入省政府支持嵊泗縣走海島縣高質量發(fā)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實施方案。
普陀區(qū)“打造‘健康方舟’,打通海島健康服務‘最后一海里’”,被評為公共服務優(yōu)質共享先行示范“最佳實踐”。普陀結合轄區(qū)海島眾多的地域實際,聚焦懸水小島人口老齡化、健康醫(yī)療服務供需矛盾突出等現實問題,創(chuàng)新啟動“健康方舟”行動,通過醫(yī)療服務船開展島際巡航,為海島群眾持續(xù)提供健康服務,切實解決海島群眾看病難、配藥難、急救難等痛點難點問題,加快實現公共服務普惠共享。
省高質量發(fā)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qū)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認真學習借鑒“最佳實踐”經驗做法,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示范區(qū)建設,打造更多具有全國影響、群眾有感、可示范推廣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