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看看這些法律知識,讓他長點見識。”8月23日傍晚,市民吳亮吃完晚飯后,帶著孩子來到位于海門法治文化廣場東側、蘇城大廈北側的民法典主題公園,邊散步邊參觀。自開園以來這里已接待參觀者超2000人次。近年來,法治文化陣地不斷提檔升級。目前,全區(qū)已建成區(qū)、鎮(zhèn)、村三級法治文化陣地250個,其中省級示范點3個、市級32個。
自“八五”普法規(guī)劃實施以來,海門以精準普法為抓手,通過系統(tǒng)性、創(chuàng)新性的法治實踐,深耕法治文化建設,夯實基層治理根基,讓法治精神融入城鄉(xiāng)肌理,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海門特色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新路徑。海門將普法工作作為社會治理的基礎性工程來抓,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xié)同、公眾參與”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區(qū)委依法治區(qū)辦充分發(fā)揮“中樞神經”作用,統(tǒng)籌48家成員單位形成普法合力,將“誰執(zhí)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到實處。五年來,累計開展各類普法活動2.8萬余場,實現普法工作從“單打獨斗”到“群策群力”的轉變。
“鄰里好賽金寶?!比涨埃瑦倎礞?zhèn)“法律明白人”龔薛美化解了村民老陳與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一直是海門基層治理的一大亮點。他們是群眾身邊的“法治貼心人”。目前,全區(qū)2018名“法律明白人”活躍在村居一線。全區(qū)還深入推進“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楊大姐工作站”“書記直通車”“老兵張琰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王光玉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等特色工作室17個。
針對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海門建立常態(tài)化學法機制,開展任前法律知識考試18批次474人次,參考率和合格率均達100%。對于青少年這個“重點人群”,創(chuàng)新開展“法治副校長”“普法講師團”進校園活動350余場,覆蓋師生30萬余人次。海門學子代表江蘇隊奪得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冠軍,充分展現了法治教育的豐碩成果。
五年來,海門嚴格落實“誰執(zhí)法誰普法”責任制,創(chuàng)新推出“一月一主題”普法工作機制,開展“法潤海門·春風行動”“民法典宣傳月”等主題活動150余場,發(fā)放宣傳資料160萬份,解答法律咨詢超萬人次;組織開展國家機關“誰執(zhí)法誰普法”履職評議活動,累計對35家國家機關開展現場述職評議,進一步壓實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推動普法工作從“軟任務”變?yōu)椤坝仓笜恕?;法治文化?chuàng)作同樣碩果累累,全區(qū)共征集作品418件,其中沈繡《千叮萬囑》、微動漫《我是檢察官》等獲市級獎項,《憲法的聲音》獲省級二等獎。這些浸潤著江海文化特色的法治作品,通過巡演活動,讓法治精神在文藝熏陶中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