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碰星辰,對話宇宙,你不僅能看到30年前降落合肥的“廬江隕石”,還可以品鑒月亮致人間的“極致浪漫”,此外一睹“屬蛇”的隕石明星風采。3月4日,記者從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獲悉,“穿越星際的宇宙信使——隕石”特展于近日在合肥正式開展,將持續(xù)至5月,上演獨具特色的夢幻“星辰之約”。
激發(fā)公眾對行星科學的興趣
“2024 YR4小行星真的會撞擊地球嗎?”最近,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的消息引發(fā)全球熱議?!?/p>
在人們對小行星充滿好奇之時,為呼應安徽省打造“深空探測科創(chuàng)高地”的目標,激發(fā)公眾對行星科學的興趣,培育航天夢想,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于2025年2月-5月在合肥舉辦“穿越星際的宇宙信使——隕石”特展。
本次展覽以人類對隕石的情感和認知過程為邏輯主線,展示人類通過隕石探索地外星球、保護地球家園的不懈努力和已有成果,分為初識、追尋、探究、守護四個篇章。
第一篇章“初識”為序篇,介紹中外歷史文獻中對隕石的記載和中外文明史上隕石與人居的關系。第二篇章“追尋”,主要分為隕石的來源、隕石的主要發(fā)現(xiàn)降落地、隕石的認證、收藏及和國內外發(fā)現(xiàn)的隕石集中展示四部分內容。
第三篇章“探究”包括隕石的分類、鑒定和辨識特征、隕石帶來的地外信息等內容。第四篇章“守護”包括著名隕石事件、著名隕石坑、小行星防御技術發(fā)展相關內容。
展覽不僅向公眾呈現(xiàn)400余件全球發(fā)現(xiàn)的高質量隕石標本,同時包含人類探索小行星防御、守護地球家園的相關內容,為近期公眾關注的熱點“2024 YR4”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的話題提供科學解讀。
“本次展覽獨具特色,剛剛開展便迎來了來自遼寧的中學生和北京的隕石愛好者。”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展覽是推動博物館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展覽、教育和文創(chuàng)開發(fā)的積極嘗試,有助于實現(xiàn)全省博物館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超百件稀有隕石首次集結安徽
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中展出一大批珍貴的隕石真品,跨越45億年時空,從太陽系誕生之初的古老隕石,到墜落地表的“星際信使”,全球100+種類、超百件稀有隕石首次在安徽集結。更有月球隕石、火星隕石等“宇宙碎片”,零距離感受地外奇跡。通過參觀本次展覽,市民能觸碰星辰,對話宇宙。
比如,可以看到降落30載后,才獲得國際命名的“廬江隕石”。1994年11月1日18時左右,在中國安徽省廬江縣樂橋鎮(zhèn)附近發(fā)生了隕石墜落,村民聽到空爆聲并且目擊火光,次日在稻田尋獲重達10公斤的隕石。2024年10月,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協(xié)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向國際隕石學會申報,該隕石獲批國際命名“Lujiang",并被確認為目擊型隕石。
月球隕石迄今總發(fā)現(xiàn)量不足700塊,是科學家研究月球形成和演化的直接物質。月球受到小行星撞擊后,巖石從月表飛濺出來,逃逸38萬公里最終隕落在北非撒哈拉沙漠。這塊天然心形月球隕石,就是月亮致人間的“極致浪漫”,如今也來到了合肥展出。
此外,能親眼一睹車里雅賓斯克 —— 一個“屬蛇”的隕石明星。2013年2月15日上午9點20分隕落于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該隕石在次年的索契冬奧會被制作成珍貴的隕石獎牌贈予金牌選手。據研究,該隕石內部的球粒結構,猶如宇宙的時間膠囊,揭示早期太陽系起源和行星形成演化的奧秘。
實施“博物館+”戰(zhàn)略有益探索
踏入展廳的瞬間,宇宙已在身邊流轉。經過星際長廊,星際幻境中,演繹漫步宇宙的終極美學,參觀者就是穿越寰宇的“時空旅人”。
來一段手可摘星辰的旅程,穿越歷史,了解不同文化對星星的記載;遇見隕落在世界各地的數百顆星星;觀察它們穿越星際時留下的特殊印跡……這里不僅是炫麗的世界,而且隱藏了宇宙的秘密,此外你還會感受到人類探索宇宙、守護家園的決心和努力。本次展覽也是安徽實施“博物館+”戰(zhàn)略的一次有益探索,有利于促進博物館與教育、科技、旅游、商業(yè)、設計等跨界融合。
工作人員介紹,展覽特邀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和行星科學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深空探測學院作為指導單位,小行星礦業(yè)為共同主辦單位。小行星礦業(yè)是國內頭部隕石標本及文化運營公司,提供展覽所需400余件世界各地的隕石標本和文創(chuàng)產品。
同時,邀請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隕石研究各領域的核心專家,指導展覽內容策劃,確保展覽內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展期中,還計劃組織相關專家為市民和觀眾開展講座直播活動。
合肥在線-合新聞 記者 吳奇 通訊員 張珊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