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海燕
“去老年大學上課,是我一周里最開心的事,可去學校的路卻要走很久。”65歲的孫伯伯是上海老年大學欽州書院校區(qū)的一名學員,每周有一天要乘坐地鐵12號線去上朗誦課,從地鐵口出來到學校還有很長一段路,他要走30分鐘。
老年大學校門口附近也沒有公交站點,每天有幾百位老學員像孫伯伯一樣有“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困擾。就在上周,孫伯伯驚喜地發(fā)現(xiàn),校門口增設了一個公交站點,“感謝人大代表,今后我可以轉乘公交車上學了”。如“通告”所示,這個公交站點是“根據(jù)人大代表提議”所設,市人大代表孫慧正是這份建議的提出者。
出地鐵站要走半小時
上海老年大學現(xiàn)有南塘浜路和欽州書院兩個校區(qū),約有學員2.4萬余人次,其中欽州書院約有學員6000余人次,是上海老年學員數(shù)最多的學校。
“這所大學面向全市招生,只要是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均可報名,沒有地域限制。”上海老年大學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褚沁告訴記者,雖然欽州書院校區(qū)的軟硬件都優(yōu)于南塘浜路校區(qū),但受限于交通問題,欽州書院校區(qū)的招生人數(shù)遠低于南塘浜路校區(qū)。但即便如此,目前每天來欽州書院校區(qū)的老年學員也多達1000人次。
校區(qū)周邊有4條軌交,分別是1號線、3號線、12號線和15號線,但4條軌交站點到校園的步行時間都超過20分鐘。記者實地走訪發(fā)現(xiàn),地鐵1號線、3號線上海南站地鐵口距離欽州書院1公里,步行大概在15至20分鐘;地鐵12號線、15號線桂林公園站距離欽州書院1.5公里,步行需25至30分鐘。上海南站站附近沒有直達學校的公交車,只能步行到達。桂林公園站附近的公交車停靠在桂林路上師大站,從上師大走到學校也要十幾分鐘。上海老年大學附近欽州南路上只有一個公交站點,經(jīng)過的公交224路、725路均為附近上師大始發(fā)的車輛,且馬路對面沒有回程的公交站點。
“年輕人都要走20來分鐘,我這個老頭子起碼要走個半個多小時。”李伯伯本來報了兩門課,一周來學校兩次,每次走到學校已氣喘吁吁,“如果遇到刮風下雨就更難走,實在吃不消”。因為來回路上的勞頓,他干脆放棄了一門課。
記者了解到,來欽州書院校區(qū)上課的絕大多數(shù)老人都是公交出行。為解決“最后一公里”的上學問題,一些老學員騎共享單車接駁。褚沁說,老年大學專門設有一節(jié)App應用課,有的老人現(xiàn)學現(xiàn)用,從地鐵站出來后,掃共享單車騎到學校。“不過遇到下雨天或其他惡劣天氣,老人騎車很危險。”
“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引起了市人大代表孫慧的關注。“希望交通部門結合調研,針對老年大學學員的‘急、難、愁’,不斷優(yōu)化公交線網(wǎng),給老年學員帶去更多便捷。”今年兩會,孫慧提交建議,并提出具體解題方案,即優(yōu)化公交線網(wǎng)布局,調整相關運營公交線路走向,在上海老年大學欽州書院校區(qū)附近新增公交站點。“希望能覆蓋學校至周邊兩個地鐵站,讓老年學員走出學校就能坐上公交車。”同時,她還給出了“增設臨時接駁線”的方案,在老年人上學和放學的時間段,增設往返于地鐵站和老年大學之間的臨時短駁車,以解決從地鐵站到上海老年大學欽州書院校區(qū)“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校門口新增公交站點
市交通委收到這份建議后,做了認真調研。上海老年大學欽州書院附近有欽州南路柳州路一組公交??空尽F渲?,東向西???24路、909路、725路;西向東停靠755路、761路。
“受終點站位置影響,224路車輛僅可由西向東進入冠生園路,無法繞行欽州南路。”市交通委向代表解釋,如果在欽州書院校區(qū)附近新增站點,受行駛路線影響,224路無法??课飨驏|欽州南路柳州路站點,現(xiàn)有的道路、站點資源暫時不宜對224路走向和站點進行調整。224路要調整有一定難度,是否還有別的方法?孫慧再次去老年大學調研,并對學校教職員工、老年學員進行了需求調研。
經(jīng)征詢,老人們都希望能解決地鐵站到學校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據(jù)老年學員反饋,有時他們也采取‘曲線到校’的方式。即坐地鐵到桂林公園站下來,換乘224坐一站到其終點站下車,再換乘另一部即將發(fā)車的224路乘坐兩站,到欽州南路柳州路(教育考試院)站下。”孫慧說,聽附近居民說,這種換乘免費,但時間較長,且下車后步行至學校還有5分鐘。“是否可以將這個公交站稍作前移,公交站點更名為欽州南路柳州路站(上海老年大學站)?”
這一補充建議提交后,市交通委又做了一番“站點搬遷”的調研,并與徐匯區(qū)建管委、區(qū)交警、久事公交一起現(xiàn)場踏勘。經(jīng)過多方溝通協(xié)調,“站點搬遷”提上日程。5月中旬,上海老年大學門口不遠處增設了一個公交站點。公交725路、224路、909路往西搬遷了250米,站點更名為“欽州南路柳州路站”。“這下好了,我們不用再走那么遠的路上學了。”有老學員開心地說。
而增設站點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第一步。市交通委表示,對于增設臨時接駁線的建議,將積極協(xié)同徐匯區(qū)建管委、欽州書院、久事公交對實際客流需求做進一步排摸研究,在需求達到線路新辟相應條件后推進落實。同時,通過開設定制公交網(wǎng)上眾籌的方式,更有針對性地服務老年大學欽州書院校區(qū),切實滿足老年學員的公交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