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菜,作為中國傳統(tǒng)八大菜系之一,歷史底蘊深厚,用料、口味、烹飪技法等都有獨到之處。近年來,浙江各地深入實施“味美浙江·百縣千碗”工程,既為百姓創(chuàng)富辟新路,也為浙菜推廣建新功。然而,總體看,浙菜招牌還不夠響亮。
浙菜當前所面臨的情境,有主客觀因素??陀^上,它雖廣納海味山珍江鮮,注重本味,但相比香辣的湘菜、重油重色的徽菜等菜系,缺少些能迅速征服大眾味蕾的“爆”點。雖然辣衢州、醉紹興、鮮臺州等浙菜流派各具特色,卻未形成極具代表性的標志性口味,沒有大眾記憶點。主觀方面,地方菜影響力需花時間“文火慢燉”,浙菜在市場推廣、培育全國性餐飲品牌、創(chuàng)新以契合當代消費習慣等方面還需加力。
重振浙菜招牌并非無計可施,關鍵在于打好幾張牌。一是“健康牌”。浙菜重本味、善調(diào)和,契合當下消費者追求養(yǎng)生與食品安全的心理,突出健康理念可揚長避短。二是“特色牌”。浙江的山海資源造就多元菜式流派,可通過深化“百縣千碗”,成就“一城一味”,拓展文旅融合場景,將美食與旅游、文化聯(lián)動發(fā)展。三是“創(chuàng)新牌”。在傳承美食文化基礎上,融合新食材、新口味、新烹飪與傳播方式,開創(chuàng)浙菜新風尚。最后還要打好“政策牌”,在升級“百縣千碗”工程等相關政策牽引下,讓浙菜借助“味美浙江”載體走上更多消費者的餐桌,打破地域局限。
通過打好這幾張牌,浙菜有望重塑招牌,既提振地方餐飲消費,又發(fā)揚浙江飲食文化,讓浙菜這一傳統(tǒng)菜系成為各地食客餐桌上的寵兒,重煥光彩。(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