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長市關工委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紅色教育融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中,把紅色資源“亮”出來,使紅色故事“火”起來,讓紅色實踐“動”起來,擦亮青少年成長精神底色。
天長市依托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以“紅色尋訪”活動為抓手,帶領青少年走進革命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觸摸歷史脈絡。廣陵街道關工委組織青少年實地探訪新四軍黃花塘軍部舊址、烈士陵園以及駐軍部隊榮譽室等紅色地標,通過“沉浸式”研學,讓課本上的革命故事“活”起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天長市融媒體中心還創(chuàng)新打造“云端紅色課堂”,這種“線上”聯(lián)動的紅色教育模式,突破了時空限制,讓紅色精神直抵心靈。
在天長市,“五老”報告團正成為紅色教育的“活教材”。這群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宣講員,用親身經(jīng)歷串聯(lián)起天長的紅色記憶。在天長市金集中學“書香校園”藝術節(jié)上,抗日老戰(zhàn)士高維田舉起軍功章,講述同國民黨新編七十四師的驚險激戰(zhàn)。報告會上,盡管高維田老人已百歲高齡,但老人依舊精神矍鑠,身姿挺拔,軍禮堅定。全體師生安靜聆聽高維田爺爺那個時代的紅色故事。
天長市將紅色教育與地方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紅色+非遺”“紅色+生態(tài)”等特色教育品牌。在“茉莉歌鄉(xiāng)”金集鎮(zhèn),青少年們跟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學習茉莉花歌謠,用婉轉旋律傳唱革命故事;在銅城鎮(zhèn)“紅色龍崗”,學生們利用暑期夏令營體驗“抗大課堂”,感受新時代“紅色精神”的傳承。
“我們還開發(fā)了‘紅色積分’制度,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紅色研學等可兌換獎章,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天長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紅色主題夏令營”等活動,紅色教育已融入青少年日常學習生活。近年來,該市青少年參與紅色教育活動超10萬人次,涌現(xiàn)出“小小紅色宣講團”等品牌,紅色基因正成為青少年成長的“精神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