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春雨霏霏。在寧波市遺體捐獻紀念陵園,一朵朵菊花在風雨中微微顫動,仿佛在輕聲訴說那些未完的故事,2025年寧波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這里舉行。
風,是逝者的呢喃;思念,是生者的心聲。紀念墻上,一張張笑臉永遠定格,而墻下,親人們早已淚流滿面,每一滴淚,訴說著對親人的思念。
“媽,您看,我和妹妹都簽了捐獻協(xié)議?!秉S銘秀的女兒輕輕撫摸著紀念墻上母親的照片。黃銘秀,這名有著70年黨齡的老黨員,在生命最后一刻兌現(xiàn)了自己的承諾——將遺體捐獻給醫(yī)學研究,角膜幫助他人重見光明。
“我要捐獻自己的遺體和有用的器官。這是幸福的歸宿,也是我的夙愿?!蹦赣H這句生前常說的話,如今成為女兒們最珍貴的回憶。令人動容的是,兩個女兒在送別母親后,毅然簽署了捐獻志愿書,續(xù)寫著這場特殊的“生命接力”。
紀念墻上,朱和艷永遠定格在47歲的笑容格外醒目。“妹妹終于不用再受苦了。”姐姐哽咽著說。這名與肝癌抗爭17年的女教師,在生命終點選擇成為寧波大學醫(yī)學院的“大體老師”,用另一種方式繼續(xù)她熱愛的教育事業(yè)。
“她總說,如果能幫到別人,就是最大的安慰?!敝旌推G的母親表示,女兒的眼角膜已經(jīng)讓兩名患者重見光明,“這比什么都值得”。
活動現(xiàn)場,15歲的小靈兒帶著弟弟靜靜佇立。她的父親潘祖禮是寧波有名的“最美空調(diào)工”,7年前因意外離世后捐獻了器官?!鞍职志攘撕脦讉€人呢!”小靈兒眼圈紅紅地說。如今,這個堅強的女孩即將升入高中,弟弟也要上小學了?!拔覀儠癜职忠粯?,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生命的饋贈,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禮物。據(jù)統(tǒng)計,至今,全市器官、遺體(角膜)志愿登記者已達5.4萬余人,實現(xiàn)器官捐獻454例、遺體捐獻332例、角膜捐獻656例,成功挽救了2700多人的生命健康。每一位捐獻者、每一例捐獻,都詮釋了“生命永續(xù)”的深刻內(nèi)涵。
鐫刻著800多位捐獻者名字的紀念墻,像一本厚重的生命之書。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是一個關于愛與勇氣的故事。他們用最后的力量,詮釋了生命最崇高的意義——不是索取,而是給予;不是終結(jié),而是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