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中的三名學生,各自存在哪些交通違法行為?”“騎電動自行車上路的最低年齡要求是多少?”隨著交警鄧鈞的提問,臺下數百名小學生踴躍舉起右手。
3月31日下午,第30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交通安全主題宣傳活動暨“童聲護航·暢行金陵”啟動儀式在南京市瑯琊路小學舉行,熱鬧氛圍中,一顆顆交通安全的種子也種進了少年兒童的心中。
看身邊事,銘記安全叮嚀
“文明出行好少年,遵守交規(guī)最安全”,活動一開始,由AI協(xié)助制作的哪吒形象躍入屏幕,從腳踩風火輪的“超速”調皮娃,到“騎車要戴安全盔”的“碎嘴子”,引得臺下學生興奮討論。
在現場,交警七大隊事故中隊民警鄧鈞當起了老師,臺下是來自全市10所小學的三年級學生,鄧鈞特意挑選了多起不同類型的涉中小學生交通事故案例,從規(guī)避視野盲區(qū)到守法依規(guī)出行等多角度授課,為了吸引小觀眾們的注意力,“課堂”互動十分踴躍。
“沒戴頭盔!”“他騎反道!”記者在現場看到,面對大屏幕上的中小學生交通事故畫面,多數小觀眾搶著“答題”,而且對基本交通法規(guī)頗為熟稔?!皩⒆觼碚f,學習交通法規(guī)、培養(yǎng)安全意識的最終成效,其實就是注重‘看見我’和‘我看見’,即遠離盲區(qū)、不亂跑、不分心、注意觀察?!本僦鞒秩岁惸f,“例如最常見的汽車盲區(qū)問題,小孩子無論原地玩耍還是走路、跑動,都要養(yǎng)成一個意識,即‘防止別人看不見我’?!?/p>
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數百名學生掌握了交通安全常識,提升了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
學身邊人,引領少年榜樣
活動現場,100多名身穿“警服”、頭戴“交警帽”的小學生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剛剛完成換屆儀式的新一屆南京少年交警隊隊員,分別來自瑯琊路小學、拉薩路小學、北京東路小學、長江路小學、龍江小學、新城小學北校區(qū)、樂山路小學、雨花外國語小學、雨花臺區(qū)實驗小學和方山外國語學校等10所學校,孩子們走上舞臺,整齊劃一的交通手勢操贏得了臺下陣陣掌聲。
童心向未來、傳承再出發(fā),如今,這支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組建的南京少年交警隊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覆蓋南京9個行政區(qū)、擴充至16個大隊、包含小交警800余人,預備隊員千余人。他們充分發(fā)揮文明交通“排頭兵”的作用、持續(xù)為安全出行發(fā)出清亮童聲。
作為“五色花”文明交通志愿者中的一員,這批“小小熒光綠”們還將繼續(xù)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帶動身邊人遵守交通法規(guī),傳播文明出行理念。
賞身邊景,共創(chuàng)文明風尚
每天早上,一支由民警、輔警和教職工、家長以及少年交警隊等志愿者組成的“警校家”聯盟都會準時出現在校園門口,開展學生出行引導和秩序維護工作,同時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逆行等違法行為進行勸導提醒。
由南京交警與新城小學北校區(qū)師生編演的情景劇《斑馬線上》就生動地描繪了這一場景,一抹熒光綠、一片志愿紅、一聲“交給我”,脈脈溫情令人動容;在南京交警自編自導的情景講述《細微見大愛》中,“自律、包容、禮讓、文明”的現代文明理念,則通過交警、學校和家長之間高效溝通合作展現出來,也體現了南京交警為民服務的理念。
近年來,為了維護校門口交通秩序、聚焦學生家長接送學難題、守護青少年的上學路,南京交警開展“一校一策”治理策略,除了校門口的護學隊伍外,交管部門還開通了定制公交“通學線”,同時綜合采取路面“小微改造”、交通組織優(yōu)化、信號配時保障、挖潛路外停車空間等精細治理措施,優(yōu)化接送學交通秩序。
知危險,會避險,愛生命,護未來。接下來,南京交警還將不斷創(chuàng)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全力提升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效能,幫助中小學生群體將安全意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共同營造暢安有序、文明有禮的交通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