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的清晨,揚州體育公園內,炎炎熱浪尚未至,38名陜西榆林腰鼓隊員們的鼓槌已在翻飛。不一會兒,鮮紅綢帶已緊貼脊背起伏,汗水浸透全身,這群剛結束大阪世博會演出的黃土高原漢子,正以每分鐘百余次的擊打頻率,讓《鼓舞聲聲迎盛世》的雄渾鼓點與江南《楊柳青》的清麗旋律在綠茵場上淬煉交融。
橫山腰鼓隊指揮高金愛抹去快流進眼角的汗珠,沙啞的指令聲穿透鼓點:“手腕再柔三分!江南的楊柳要飄進咱們的黃土調里!”排練場上,鼓手們每一次騰躍都在草皮上踏出痕跡,讓人血脈僨張的鼓點似乎也提醒著,此時,距離7月20日“蘇超”聯賽揚州主場戰(zhàn)役已不足36小時,這一場跨越1300公里的文化接力迎來最后沖刺。
“蘇超”牽動千里之外 助威“楊榆一家親”
7月17日,38名陜西榆林橫山腰鼓隊員們肩扛牛皮鼓,踏出揚州泰州國際機場。鼓面之上,黃土高原沙粒與江南水汽悄然交融,似在訴說一場跨越1300公里的文化接力。
而這場震撼演出的背后,正是揚榆協作八年深耕開出的新花。鼓槌之下,是兩地協作賦予的文化擔當。
自2017年揚榆對口協作機制建立以來,從經濟扶持到產業(yè)協同,一條情感紐帶悄然織就?!坝芰职傩諏P州的關注從未如此熱烈……”揚榆協作工作組劉東寧道出變化。當“蘇超”聯賽火爆揚州,遠在千里之外的榆林市民通過直播被賽場氛圍深深感染時,一句“希望參與其中”的集體呼聲被工作組精準捕捉——從單向幫扶到雙向奔赴,文化成為協作深化生動的注腳。
為促成這場鼓樂之約,揚榆對口協作工作組聯合揚州市體育局、橫山區(qū)政府組建專班。6月起,密集視頻會議反復打磨表演細節(jié),最終敲定“賽場助威+場外展演+非遺市集”的立體方案。“榆林主動提出讓‘橫山老腰鼓’在揚州主場亮相,我們熱烈歡迎!”揚州市體育局副局長余媛媛說。協作機制的高效運轉,為文化交融鋪平了道路。
當邀請函飛抵橫山,38名腰鼓精銳們立即進入“備戰(zhàn)狀態(tài)”。腰鼓隊指揮高金愛帶領隊員每日清晨5點便在窯洞前苦練。更令人動容的是,赴大阪世博會演出間隙,隊員們也在爭分奪秒排練新編曲目?!拔覀円尳纤l(xiāng)聽見黃土高原的心跳?!备呓饜墼谶B線中誓言。
“豪邁鼓點”首遇“靈動舞姿” “揚榆”協作曲奏響綠茵場
7月17日抵揚后,腰鼓隊直奔揚州體育公園磨合適應。排練現場也是驚喜不斷。來自江都武堅中心小學非遺課堂的蓮湘花鼓與陜西榆林的橫山老腰鼓會合共舞,讓陜北豪邁鼓點與江南靈動舞姿碰撞出“水墨鼓韻”的火花。
漢子們擂鼓氣勢磅礴,孩子們蓮湘輕轉、棒梢脆響,剛柔交融渾然天成?!霸瓚n南北差異,卻融合得如此自然!”武堅小學社團負責人王麗萍說。
7月20日“蘇超”聯賽揚州對陣南京的中場時刻,將擂響戰(zhàn)鼓!陜北《鼓舞聲聲迎盛世》的雄渾鼓點將首次融入江南《楊柳青》的清麗旋律,用創(chuàng)新協作的鼓韻點燃綠茵場。
以鼓為媒,揚榆對口協作工作組更精心織就一張文化體驗網。瘦西湖、宋夾城、個園內,橫山腰鼓與說書、民歌交相輝映;“蘇超”場外的“榆林非遺展示區(qū)”,剪紙文創(chuàng)與互動體驗讓市民沉浸式觸摸文化脈絡。協作的溫度,在每一次鼓點與掌聲中傳遞、升溫。
這場文體盛宴,正是揚榆對口協作工作組“文體旅融合”戰(zhàn)略的生動實踐。第四批工作組組長馬俊表示:“開創(chuàng)‘文體搭臺、經濟唱戲’新模式,未來將推動揚州鵝養(yǎng)殖、榆林雜糧等項目與文體IP深度綁定?!睌祿@示,揚榆對口協作工作組已促成兩地旅游協會簽約,年度互訪游客破萬人次——今年3月,陜西2000人游揚州,6月“揚榆協作杯”廣場舞大賽成功舉辦,榆林200余名選手舞動揚州。從榆林圖書館珍藏揚州文津閣版《四庫全書》,到助力央視《文脈春秋·榆林》熱播,協作的根系正深扎于文化土壤。
鼓聲所至,山河回響;協作所向,未來可期。當橫山腰鼓在“蘇超”賽場擂響,那激蕩南北的鼓點,已不僅為足球助威,更擂響了揚榆協作從經濟共榮邁向文化共鳴的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