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的托育需求如何?托育服務怎么樣?近期,寧波市統(tǒng)計局對全市0-3周歲嬰幼兒家庭開展了寧波市托育需求及托育服務滿意度調查,共收回成功樣本2000個,覆蓋全市10個縣(市、區(qū))。
調查顯示,寧波嬰幼兒家庭托育需求較為旺盛,僅有16.9%的受訪家庭無送托計劃,69.6%的受訪家庭已經或計劃送托,13.5%的受訪家庭仍在考慮。
但受距離、價格、服務質量等因素影響,仍有家庭面臨“托不上”“托不起”及“不敢托”等問題,期盼政府進一步優(yōu)化托育機構布局、加大托育財政補貼、提高托育服務水平,構建“托得上”“托得起”“托得好”的普惠共享、優(yōu)質可靠的托育服務體系。
托育服務總體受肯定 滿意度88分
調查顯示,我市0-3周歲嬰幼兒家庭的托育需求較為旺盛。數(shù)據(jù)顯示,25.4%的受訪家庭表示“已送至托育機構”,44.2%的受訪家庭“計劃送托”,另有13.5%的受訪家庭“還在考慮”,“無送托計劃”的受訪家庭僅占16.9%。
在送托過程中,托育服務很關鍵。調查顯示,已送托的受訪家庭對孩子所在托育機構的服務滿意度為88.0分,分別有51.6%、37.5%的受訪家庭表示“滿意”和“比較滿意”。分城鄉(xiāng)看,城市滿意度(88.8分)高出農村滿意度(85.1分)3.7分。
具體來看,居民對本地托育機構的師資水平和環(huán)境及硬件設施評價較高。在師資水平方面,38.1%的受訪家庭給出正面評價,56.1%的受訪家庭給出中性評價,給出負面評價的受訪家庭僅占5.8%。在環(huán)境及硬件設施方面,44.8%的受訪家庭給出正面評價,52.2%的受訪家庭給出中性評價,僅3.0%的受訪家庭給出負面評價。
受訪家庭看重服務質量和收費標準
至于送托的原因,65.9%的受訪家庭表示“希望專業(yè)托育機構能夠起到早教作用”,57.3%的受訪家庭表示“工作忙,沒時間照看孩子”。
調查顯示,有57.7%的受訪家庭“計劃送托”或“仍在考慮”,而服務質量、收費標準等,是他們非??粗氐囊蛩?。
對于“在選擇托育機構時主要考慮哪些因素(多選題)”這個問題,選擇“照護水平及服務質量”的受訪家庭最多,占63.4%;其次是“收費標準”,有41.8%的受訪家庭選了這一選項;其他因素還包括“接送距離”(31.9%)、“機構資質”(23.2%)、“教育理念”(16.8%)等。
分人群看,“計劃送托”的受訪家庭對“機構資質”的關注度更高,占比為27.4%,高出總體平均4.2個百分點。在“還在考慮”的受訪家庭中,有56.5%的受訪家庭表示“收費標準”是主要考慮因素,高出總體平均14.7個百分點。
接送問題、服務質量是制約因素
調查顯示,有16.9%的受訪家庭無送托計劃。
至于“無送托計劃的原因(多選題)”,其中45.8%的受訪家庭選了“孩子太小了,不舍得讓孩子離開家里”,39.9%的受訪家庭選了“家中有人照料,不需要送托育機構”,27.5%的受訪家庭選了“附近沒有托育機構,接送不方便”,26.8%的受訪家庭選了“不放心托幼機構的師資和服務”。此外,還有18.0%的受訪家庭選了“價格太高”。
由此可見,附近是否有托育機構、機構服務質量如何已經成為制約家庭將孩子送托的重要因素。調查同時顯示,城鄉(xiāng)之間的制約因素略有差異,城鎮(zhèn)居民更重視機構質量。30.1%的城鎮(zhèn)受訪家庭因“不放心托幼機構的師資和服務”未送托,高出農村受訪家庭12.6個百分點。而農村受訪家庭對價格相對更敏感一些,22.6%的農村受訪家庭選了“價格太高”這一選項,高出城鎮(zhèn)受訪家庭6.3個百分點。
市民還關心這些托育問題
調查顯示,39.8%的受訪家庭認為“增加托育機構數(shù)量,提升布點合理性”是提升本地托育服務水平的著力點之一。
當前托育服務覆蓋面有待進一步擴大,特別是農村的覆蓋面仍然較低,增加點位、提升布局合理性是當務之急。建議完善以家庭照護、社區(qū)統(tǒng)籌、社會興辦、單位自建、幼兒園托班5種模式為主,家庭托育點和社區(qū)驛站為補充的“5+X”托育服務體系,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總量,滿足群眾就近入托的愿望。
51.6%的受訪家庭認為,“提供嬰幼兒入托補貼,減輕家庭負擔”是提升本地托育服務水平的重要著力點。
群眾對于加大托育補貼的呼聲較高,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還需提升。一方面,要加強對家庭托育服務的補助,通過發(fā)放職工托育津貼,為困難家庭提供一次性托育補助等方式,切實減輕家庭負擔;另一方面,需要加快針對托育機構的各類政策和補貼政策的落地速度。
至于“提升本地托育服務水平應從哪些方面著力(多選題)”的問題,64.3%的受訪家庭選了“嚴格審查托育機構資質,進一步規(guī)范行業(yè)標準”;47.8%的受訪家庭選了“加大對專業(yè)人員的培育,提升托育機構師資水平”。
由此可見,公眾對提高托育服務質量的期盼之切。對于這個問題,一方面,應加強人才培養(yǎng)力度,鼓勵相關高職院校開設托育服務專業(yè),為托育服務機構輸送優(yōu)秀專業(yè)人才;另一方面,應建立更為細致的監(jiān)管體系,確保托育機構的合法經營和安全運營,為家庭和社會提供更好的托育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