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以“規(guī)范辦校、教研立校、文化潤校、安全護?!睘楹诵牡摹顿裰菔兄行W辦好“四個?!碧嵘龑W校管理質量實施方案》正式實施,同步推進《亳州市中小學上好“四堂課”實施方案》,通過制度重塑、資源整合與模式創(chuàng)新,構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新格局。
減少日??荚嚋y試頻次
《亳州市中小學辦好“四個?!碧嵘龑W校管理質量實施方案》明確,堅持規(guī)范辦校。招生上,義務教育學校嚴格免試就近入學,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tǒng)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普通高中屬地招生,落實“公民同招”,嚴禁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學籍管理嚴格執(zhí)行“籍隨人走”。
班額設定有明確標準,小學45人、初中50人、普通高中50人。義務教育均衡分班,起始年級不得考試分班,非起始年級不得重新組建升學相關班級。普通高中依規(guī)舉辦實驗班等,公辦普通高中嚴禁辦復讀班、招復讀插班生。
減少日常考試測試頻次,小學階段不得進行期中考試,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不得面向小學各年級和初中非畢業(yè)年級組織區(qū)域性或跨校際考試,不得組織入學考、摸底考、周考、月考、單元考試等其他各類考試,不得以測試、測驗、限時練習、學情調研等各種名義變相組織考試。普通高中嚴控考試次數(shù)。
為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我市細化了作息管理:小學上午上課不早于8:20,中學不早于8:00。晚自習初中不晚于21:00,高中不晚于22:00。寄宿制學校初中起床時間不早于7:00,高中不早于6:30。同時嚴格作業(yè)管控,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yè),三至六年級每日作業(yè)總量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并明文禁止通過手機布置作業(yè)。
《亳州市中小學上好“四堂課”實施方案》明確要求中小學上好思政課、科學課、閱讀課、體育課。在體育課設置上,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jié)體育課,高中階段學校鼓勵每天開設1節(jié)體育課。合理安排學生體育活動時間,全面落實15分鐘課間時長,每天上下午各組織1次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利用走廊、校園“邊角料”等打造“微操場”,并推動學校體育場館與社會共享。
配齊配強專職教研員
《亳州市中小學辦好“四個校”提升學校管理質量實施方案》明確,要完善教研體系??h區(qū)教研室建立學科教學研究指導組,學校建立由校長負責的教研工作領導小組,按要求設立教研組等,且名單需備案。
健全教研制度。學校制定課程實施、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研工作三年規(guī)劃,建立系列教研制度,加強全過程管理和反饋機制。建強教研隊伍,配齊配強市、縣(區(qū))兩級專職教研員,實行準入制度,加強培訓和獎勵。注重教研實效,發(fā)揮常規(guī)教研基礎作用,落實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等活動要求,提升活動質量。
堅持活動引領。舉行教師綜合素養(yǎng)能力大賽,完善名師工作室等工作機制。市級層面開展校本教研典型案例征集、優(yōu)秀教研組、先進教研個人等評選活動,擇優(yōu)開展經(jīng)驗分享,特別突出地形成校本教研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廣,充分調動學校和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
根據(jù)《亳州市中小學上好“四堂課”實施方案》,在科學教育領域,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將科技社團作為課后服務“標配”,每周開展不少于1課時的科技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科學活動,舉辦各類科技競賽,鼓勵學生參與教育部科技類“白名單”競賽;思政課教學則打破課堂邊界,通過“紅色資源進課堂”“英模人物進校園”打造“行走的思政課”。
閱讀教育作為課后服務必修項目
《亳州市中小學辦好“四個?!碧嵘龑W校管理質量實施方案》明確,在物質文化建設方面,我市各中小學要制定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規(guī)劃,合理安排教學區(qū)、運動區(qū)、活動區(qū)和生活區(qū),根據(jù)各功能區(qū)作用和特點設置文化主題。利用多種媒介體現(xiàn)教育理念,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展示,綠化美化校園,強化校內文化設施建設。
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我市各中小學要強化“三風一訓”,提升校訓等設計水平,傳承本土文化,利用節(jié)日開展主題教育,舉辦入學儀式、入隊儀式、入團儀式、畢業(yè)儀式、14歲集體生日、18歲成人儀式等有特殊意義的儀式教育活動。組織系列文體活動,加強班級文化和社團活動管理,開展實踐活動,推進書香校園建設。
在制度文化建設方面,我市各中小學要完善學校章程和各項管理制度,落實校務公開,嚴肅制度執(zhí)行,提升管理精細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水平,發(fā)揮制度文化約束和激勵作用。
閱讀課可以說是文化校園建設的重要補充。根據(jù)《亳州市中小學上好“四堂課”實施方案》,義務教育學校每班每周安排至少2課時(含課后服務)為專門閱讀時間,將閱讀教育作為課后服務的必修項目。鼓勵支持學校結合實際開展“晨讀晚誦”等活動。
健全預防溺水和防欺凌機制
在安全護校方面,明確崗位責任,壓實部門和學校安全責任。深化宣傳教育,利用重要節(jié)點,通過多種線上線下方式圍繞多領域開展安全宣傳活動,每月至少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開展隱患排查,圍繞重點領域精準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形成閉環(huán)管理。
把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引入校園安全管理,建立四級網(wǎng)格化管理化解體系,明確各級網(wǎng)格責任,將風險化解在最小單位。構建安防體系,抓好校園安全防控措施落實,鞏固“四個100%”建設成效,健全預防溺水和防欺凌機制,遏制相關事件發(fā)生。
為保障方案實施,我市強化組織領導,要求各級部門和學校提高認識、壓實責任。落實經(jīng)費保障,統(tǒng)籌資金滿足需求,提高資金效益。建立市、縣(區(qū))、校三級聯(lián)動機制,明確各級職責。持續(xù)跟蹤問效,成立專項督導組開展督導。凝聚攻堅合力,完善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機制,宣傳先進做法和典型經(jīng)驗,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記者 曾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