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維橫
站在臺州市城區(qū)的立交橋上,俯瞰地面交通:車水馬龍,南來北往,川流不息,汽車、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和自行車,各行其道,秩序井然。此時此景,筆者不禁為拓寬改善城市非機動車道點贊!
臺州是座新興城市,當時的交通道路設計,主要是為機動車道著想,單向雙車道,中間綠化帶隔開。而非機動車道被忽視,占地窄,且只用白漆線為標志,成為“夾縫中的道路”。隨著電動自行車因經(jīng)濟、便捷、環(huán)保,停車方便,而迅速發(fā)展,使得非機動車道擁擠不堪,與機動車爭道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筆者多年前曾騎行占道被交警處罰,雖違法認罰,但心里總嘀咕:為何不為騎行者著想,拓寬改善非機動車道呢?
后來,有關管理部門對城區(qū)道路交通進行全面改造,充分挖掘潛力。非機動車道向機動車道擠一點,向兩邊拓寬一點,填平和修復高低不平及斷頭路,并且用鐵柵欄隔開。臺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何警官告訴筆者,自拓寬改善城市非機動車道后,市民的交通意識大大提高,交通事故率大幅下降。
之前,騎行者不得不擠在機動車與人行道之間,時刻提心吊膽,如今的非機動車道寬敞平坦,騎行變得輕松愜意,折射出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對市民的訴求回應。
一座城市的溫度,不在高樓大廈之巍峨,而在細微處的關懷。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