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市場星報報道, 如果用無知來形容過去的自己,曾有吸毒史的張平(化名)覺得還不夠,“如果能對毒品保持一點點恐懼感就好了。”
作為一名曾接受過社區(qū)戒毒3年的吸毒人員,張平沾染毒品的故事并不是那么曲折離奇,他是在毫無防備和一時好奇中誤入歧途的。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張平首次向記者袒露自己染毒與社區(qū)戒毒的細節(jié)。他認為,說出自己的經(jīng)歷,能讓越來越多涉世未深的年輕人接受一次增加恐懼的機會。
A遇毒:遇到多年沒見的初中同學(xué)
2005年,張平高中沒讀完就輟學(xué)在家。
“沒有收入來源,就在外地打打零工,不過親戚朋友都是在做裝修生意,相互之間能幫襯一把。”張平先跟著父親后面學(xué)了幾個月木工,然后邊學(xué)邊干,兩年工夫,拉起了一支裝修隊伍。當時裝修市場還比較吃香,張平的隊伍承接各類活計,生意越做越大,“最少一個月也有五六千進賬,多一點能拿到3萬多。”
“有錢并不一定馬上就學(xué)壞。”張平告訴記者,因為經(jīng)常要加班趕工期,有時干通宵就索性不回家住了,直接就找家賓館住下。
2009年9月,他在賓館入住期間,過道里撞見一個熟人,“是我初中同學(xué),真的很多年沒見面了。”兩人聊得很開心,對方還主動邀請來自己房間長敘。
屋里還有一個同伴,張平并不認識。聊著聊著,對方抱著一個飲料瓶來了,張平第一次看到這個玩意,里面還有小半瓶飲料,瓶蓋上分別插入吸管,一頭連著錫紙。
“這是什么?”張平主動問。
“一種水煙。”對方并不多說。
“吸完什么感覺?”張平還是很好奇,“沒什么感覺,就是有點發(fā)麻。”
看到張平有點好奇,還有些躍躍欲試的沖動,他的初中同學(xué)來勸阻,“不要吸,會上癮的。”但只字不說這里面究竟是什么。
B毒發(fā):看到燈光都覺得刺眼
“我有定力,怎么會上癮?”張平接過飲料瓶,試著吸了一口。對方湊上來,問什么感覺,“還真沒感覺。”
“那你再搞幾口。”初中同學(xué)也發(fā)話了,一唱一和之下,張平一連猛吸了幾口,開始覺得有點“發(fā)懵”。
回到自己的房間后,張平就莫名地難受,他形容自己“頭皮發(fā)麻”“口渴,眼睛腫脹”“不能見太陽,看到燈光都覺得刺眼”……
躺在床上,頭腦很亂,不知道想著什么,一夜沒睡。第二天,情況依舊如此,在室內(nèi)干活還戴上了墨鏡,非常怕光。
干活沒力氣,就靠雙腿在地上被動拖行。前一秒鐘要打電話給別人,翻著通訊錄找了1個多小時,卻不知要打給誰了。
這樣的癥狀持續(xù)了3天3夜,要不斷地喝水,感覺不到餓,覺得很疲憊,卻合不上眼,口腔起泡,又像是嚴重上火。“還不能聽到一點聲響,電視開著,都必須調(diào)成靜音,不然心煩意亂。”
直到第四天,張平終于倒床睡下,起來后才覺得恢復(fù)了正常。
那個時候,他已經(jīng)知道所謂的“水煙”其實就是吸毒,用行話說就是“溜冰”。這讓他有莫名的緊張,甚至幾次上網(wǎng)查資料,“吸毒一次會不會上癮?”“如果上癮了怎么戒?”張平越看越覺得恐懼。
C毒幻:覺得有人敲門,手里拿刀
十幾天后,張平在省城安慶路一家賓館入住中,再次遇到了那位初中同學(xué),雙方都感慨好巧,張平被邀約來到房間。
這一次,飲料瓶換成了玻璃制成的冰壺,更專業(yè)。
“上次感覺怎么樣?”同學(xué)問道。“沒什么感覺,應(yīng)該沒上癮,我定力好。”
“那,這次再來一點,讓你吸第一口,勁更大。”同學(xué)說。張平接過后,用打火機炙烤壺底,對上嘴猛吸幾口。張平也不記得后來是怎么離開房間的,他覺得自己不聽使喚,有點亢奮,于是出門打了出租車,也不說地點,就說四處轉(zhuǎn)轉(zhuǎn)。出租車漫無目的地開,張平漫無目的地胡思亂想。“周圍好混亂,路上每一個人都會用一種異樣的眼神盯著我,有的惡狠狠地罵,有的在發(fā)笑。”
這個從小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陷入恐慌之中,開始覺得后面有人拿刀要砍自己,自己想躲到一個怎么也找不到的地方去?;氐劫e館房間,不停地洗澡、灌水,情況還是沒有好轉(zhuǎn)。歇斯底里的張平開始出現(xiàn)幻覺,覺得有人在敲門,手里拿著刀……張平做了一個自認為很正義的舉動,拿出手機撥了110,“有人要追殺我。”幾分鐘后,警車呼嘯而至,持槍民警沖入房間時,張平有模有樣地描述驚恐場景。經(jīng)驗豐富的民警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異樣,直接帶回派出所,尿檢后發(fā)現(xiàn)系陽性,明顯是吸食毒品出現(xiàn)了幻覺。
張平被行政拘留12日。在看守所的前幾天,自己還處于驚恐不安的狀態(tài),他提防著每一個人,擔心自己會遭到不測,“隨身帶著牙刷,就怕有人傷害我。”最后才走出了幻覺的困境。
D恐毒:換號碼,凈化朋友圈
走出看守所,張平來到了合肥市琥珀街道禁毒辦的社區(qū)戒毒中心,簽訂了戒毒協(xié)議書,接受三年的社區(qū)戒毒生活。第一天起,他就換了手機號碼,凈化自己的朋友圈,生意再忙,也要回家住,不再沉迷娛樂場所,“我已經(jīng)不是那個好奇的年輕人了。”
屬于張平的檔案被鎖在柜子里,里面記錄了3年來所有的回訪記錄。
第一年每個月都要尿檢一次,第二年檢查6次,第三年是4次,22次尿檢結(jié)果都要存檔備案。
一次在動車車廂里,乘警直接讓張平掏出口袋里所有物品,旁邊的乘客投來異樣的眼神,他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了,像被社會孤立了,又像是被拋棄了,“犯錯的成本太大了,這污點總不能背一輩子吧?”
由社區(qū)民警、街道禁毒辦組成的幫教小組,需要不定期地了解張平的思想狀態(tài),因為吸毒的原因,張平的駕照被吊銷,加上裝修的生意也越來越難接了,一度張平心情很郁悶。
“往往心情不好,很容易會復(fù)吸,直接前功盡棄。”街道禁毒辦工作人員介紹道,為此,還會根據(jù)戒毒人員的心理波動情況,安排專業(yè)心理醫(yī)生提供咨詢服務(wù),面對誘惑、不良習(xí)慣時如何才能堅定立場。
現(xiàn)在張平成立了自己的家庭,過上正常生活,他很感激妻子不嫌棄自己的過去,“如果一個人對毒品都有天生的恐懼感,就不會三言兩語勸吸上了,如果什么都不怕,那這個人真完蛋了。”
原標題:年輕男子首次袒露染毒:希望大家對毒品心存“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