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星報報道 開學在即,家長們最放心不下的當數(shù)初入幼兒園的孩子了。那么,初入幼兒園的孩子會有哪些不適應?如何防止孩子不愿意入園甚至哭鬧的現(xiàn)象?家長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來幫助孩子走過適應期?幼兒園又該如何與家長銜接和溝通?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記者針對此話題采訪了部分家長和幼教專家,為預備上幼兒園的孩子及家長提供一份“寶寶入園攻略”。
初入幼兒園,孩子哭鬧不止
又到了開學季,家住合肥市瑤海區(qū)家天下小區(qū)的閆女士準備將四歲的兒子皓皓“第二次”送進幼兒園,但她還是不免擔憂地對記者說:“上半年已經送去一次幼兒園了,剛開始還覺得新鮮,但是過了幾天就不行了,跟小朋友打鬧、搶玩具,哭著回家說幼兒園不好玩,后來死活不愿意去了。”閆女士無奈,只好將皓皓從幼兒園帶回家呆了一段時間,現(xiàn)在開學在即,她還是決定嘗試送皓皓去幼兒園,“不去也沒辦法呀,人家三歲的孩子都上幼兒園了,也不能總是由著他不去,但是還是擔心他不適應。”
同樣的問題發(fā)生在合肥市民張女士身上,“上學期我女兒第一次去幼兒園,雖然提前做了她的思想工作,但是看到我要走了之后,她急得站在桌子上哭了起來,我又跑回去哄了她,反復幾次我才狠下心走了,孩子慢慢地也就適應了。”張女士表示,面對孩子的哭鬧,自己心里也很難受,但是只要能夠讓孩子不過分依賴自己,狠點心也是必要的。
記者隨后采訪了省城一些幼兒父母們,發(fā)現(xiàn)不少爸爸媽媽都對孩子入園表示擔心,“畢竟一直都在父母身邊,一下子要一天才能見上一面,孩子有不適應,作為父母我們也不適應、不舍得。”家住蜀山區(qū)的市民凌女士告訴記者。
家長要杜絕孩子的依賴情緒
面對初入幼兒園的孩子會出現(xiàn)的種種不適和問題,合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校團委的許丹然老師告訴記者,這些都屬于正?,F(xiàn)象,“學齡前的孩子,尤其是托班(小班之前的預備班)和小班的孩子,對新的環(huán)境不適應,產生焦慮情緒、哭鬧、舍不得離開父母等都是正常現(xiàn)象,這就需要家長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和孩子的心理預設,配合幼兒園老師做好入園初期的過渡階段。”
針對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哭鬧嚴重就不舍得離開孩子,甚至干脆帶孩子回家的現(xiàn)象,許老師表示:“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狠下心來,不能孩子一哭就放不下心,還有些爺爺奶奶帶的孩子,可能會寵得更厲害,一定要杜絕這種依賴情緒。有些上過一段時間幼兒園的孩子,可能放假在家看到別的孩子沒有上學,或者在學校里發(fā)生了不開心的事情,拒絕再次去幼兒園的,這種情況也比較常見。這個時候父母不可過分由著孩子,以免發(fā)生孩子情緒反復的情況。”
提前帶孩子熟悉環(huán)境、調節(jié)作息
許丹然老師告訴記者,家長們通常會選擇離家近的幼兒園或者小區(qū)幼兒園,因此提前帶孩子熟悉校園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準備工作。
“家長應該提前帶孩子逛逛幼兒園,告訴孩子幼兒園里有哪些好玩的東西,替孩子準備好小書包、小文具等,給孩子多多渲染幼兒園是個有趣的地方,讓他們對這個陌生的地方充滿期待。”許老師強調,告訴孩子幼兒園里有好玩的人和事,是個讓人開心的地方非常重要,提前調整好孩子的心態(tài),做好“心理暗示”,避免發(fā)生孩子懼怕上幼兒園的情況。
此外,許老師表示,很多年輕家長自己的生活都不規(guī)律,在家里容易影響到孩子的作息習慣。“如果要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非常有必要在家里提前培養(yǎng)孩子的作息時間。比如,按照幼兒園規(guī)定的時間起床、休息、午睡等,養(yǎng)成習慣后,孩子會到點睡覺和起床,尤其是午睡習慣的養(yǎng)成,這樣到了幼兒園適應起來也比較容易了。”許老師說,尤其是有些全職媽媽,即使不工作,也要陪著孩子一起調整和適應,根據孩子上幼兒園的時間按時接送和調整作息時間。“除了作息,吃飯的規(guī)矩也需要提前灌輸,要培養(yǎng)孩子吃飯時不看電視、不玩玩具等良好習慣。”
教會孩子基礎的自理能力
初入幼兒園的孩子雖然只有三四歲,但是培養(yǎng)一些基礎的自理能力還是很有必要的,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也是為了給幼兒園老師減輕一些負擔。“幼兒園一個班二三十個孩子,到了午睡或起床時老師可能忙不過來,這就需要家長在家里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解衣扣、脫衣服等動作,鼓勵孩子自己學會做這些事情。”許老師說,教會孩子這些事情需要正面的引導,而不是每次在孩子迷迷糊糊之際就幫孩子穿脫好了衣物。針對幼兒園孩子經常尿褲子現(xiàn)象,許老師表示家長要早早教會孩子表達自己想上廁所的想法,最好不要依賴尿不濕,“這種現(xiàn)象在托班或小班比較常見,一般一段時間過后,孩子們都知道自己上廁所了,尿褲子現(xiàn)象就比較少了。”
有些家長針對孩子上幼兒園不適應新環(huán)境的情況,可能會為孩子準備熟悉的玩具、生活用具等,針對這一現(xiàn)象,許老師表示不太贊同:“很多幼兒園一般不允許帶入過多的孩子私人物品,也是避免孩子的過度依賴。但是有些私人的小毛巾、小碗筷等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衛(wèi)生習慣,是值得推薦的。另外,不建議孩子穿背帶褲等不宜穿脫、影響上廁所的衣物。女孩子的頭飾也要以舒適為主,不宜戴過多或者過緊的發(fā)夾,影響午睡質量。”許老師表示,不建議孩子帶自己的玩具到幼兒園還有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怕孩子間有意無意地互贈禮物會引起誤會。“小朋友之間可能是無心的,但是如果家長知道了可能會誤會,以為孩子之間互相偷拿或者搶玩具。”
“不聽話老師打你”的話少說
許老師建議,入園前家長不僅需要給孩子做好心理預設,告知孩子幼兒園的有趣之處,放學后也應為孩子做好正面的積極的引導。
“回到家后,父母應多引導孩子分享當天在幼兒園發(fā)生的快樂的事情以及學到了什么東西之類的,不能總是擔憂地問孩子在學校有沒有被小朋友欺負、有沒有被老師批評等負面的問題。”另外,許老師強調,家長不宜給孩子灌輸幼兒園老師“嚴厲”甚至“可怕”的形象,“‘你要是不聽話老師就會來打你啦’這樣的話不能總是對孩子說,不利于孩子對老師的信任。”
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在家里和在學??赡苁?ldquo;兩個人”,這期間的差異就要通過家長和學校老師的溝通來了解。“現(xiàn)在通訊也很方便,一般學校和家長都有個微信群,孩子們的情況有的家長會在群里反映,也可以跟老師私聊。當然,接送孩子之時,也可以盡量和老師多溝通,一來二去,老師和家長就可以互相交流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了,老師也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給家長一些建議和提醒。”另外,孩子入園之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與其他小朋友的交往問題,個別的還會出現(xiàn)不合群等現(xiàn)象,針對這樣的情況,許老師認為家長要提前如實反映孩子情況,尤其是身體方面有特殊情況的,老師更要多加關注和操心。“如果不提前做好溝通,入園后孩子出現(xiàn)了不合群、發(fā)展跟不上其他孩子等情況,也容易造成家長和學校間的誤會。”
最后,許老師總結,學齡前的孩子對幼兒園的適應和接受程度最重要的是取決于家庭的教育觀念以及家庭和學校的溝通協(xié)調,“家庭和學校兩方面都要做好孩子的工作,關鍵是教育方向要一致,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齡前的環(huán)境。”
葛卉卉 記者 于彩麗 實習生 汪婷婷
原標題:幼教專家為你提供的“寶寶入園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