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派出所通知,合肥女子楊某才得知自家的房子已被過戶并抵押。原來,丈夫劉某為幫助外甥還債,找人冒充其簽名進行公證后,將房子過戶給外甥。目前,房屋被抵押在銀行里。為此,楊某將合肥市中安公證處告上法庭。
舅舅幫外甥,瞞著妻子過戶房子
楊某和劉某系夫妻。楊某訴稱,劉某的外甥張某、張小某夫妻倆因生意失利,欠債太多,想找舅舅劉某與舅媽楊某將共同擁有位于合肥長江路的一套房子借給他們貸款還債。劉某深知楊某不會同意將全家唯一的房屋給別人貸款還債,單方簽字也無法辦理抵押手續(xù)。為此,劉某就想辦法以買賣房屋的方式將房子過戶到外甥的名下。
其后,劉某找一名女子冒充楊某進行公證,而合肥市中安公證處的辦事人員對委托人的身份不進行審查,就為一個冒名頂替連姓名都不知道的人辦理了公證手續(xù)。之后,劉某把房屋過戶到張某的名下。
外甥逾期未還房,舅甥對簿公堂
此案牽扯較廣,在此之前,舅舅和外甥因房屋問題曾對簿公堂。原來,劉某將房屋悄悄過戶給外甥后,外甥隨即將房屋抵押給銀行,并承諾2年后將房屋產權還給舅舅。可是,兩年過去了,當舅舅向其討要房屋產權時,外甥卻說房屋依然抵押在銀行,由于貸款未還清,不能過戶給舅舅。
為此,2014年10月份,劉某、楊某將外甥、外甥媳婦告上法庭,要求他們支付購房款46萬元。該案經一審法院調解達成如下協(xié)議:一、經雙方確認,張某、張小某欠劉某、楊某購房款46萬元,由張某、張小某于2015年6月3日前一次性支付給劉某、楊某。
然而,張某、張小某一直未履行付款義務。劉某于2015年4月12日去世。劉某與劉某某系父子關系,劉某某系楊某繼子。
舅媽起訴公證處索賠,終審敗訴
楊某、劉某某二人決定起訴合肥市中安公證處,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2015年9月7日,楊某委托安徽惠民司法鑒定所對上述委托書中委托人簽名處的“楊某”簽名字跡是否為楊某本人所寫進行司法鑒定。鑒定部門于同年29日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為:《委托書》中委托人簽名處的“楊某”簽名字跡與楊某的樣本簽名字跡,兩者不是同一人所寫。楊某與其兒子劉某某據此認為合肥市中安公證處具有過錯,應賠償其損失46萬元。
一審法院認為,劉某利用他人冒名頂替其妻子楊某在委托書上簽名,從而誤導中安公證處出具了公證書。之后,在楊某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將涉案房屋過戶給張某。后因張某未支付購房款,劉某、楊某將張某夫妻倆告上法庭,此行為表明楊某對該房屋買賣行為進行了事后的追認。法律規(guī)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據此,中安公證處出具公證書的行為,并未損害楊某的合法權益,楊某向中安公證處主張權利于法無據,不予支持。宣判后,楊某、劉某某提出上訴。
日前,合肥市中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法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故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原標題:舅舅為幫外甥還債 瞞妻過戶房子做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