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蓋章本,滿時新已經有十幾本。
據江淮晨報報道,一個行囊, 一輛自行車,從2003年到2011年,滿時新老人騎行14萬公里,途經31個省市,只為宣揚愛國主義。騎行途中,他在全國各地做了900多場報告,積攢了60多本留言簿,保存了15萬人的簽名。今年6月,78歲的滿時新開始了他的第二次騎行,而合肥是他必須要來的一站。“2007年我騎行到合肥,正準備做報告時,老伴突發(fā)疾病,我匆忙趕回,在合肥沒有做報告,實在遺憾,現(xiàn)在我來到合肥一定要補上這個缺憾,因為合肥是我的第二家鄉(xiāng)。”
老人退休后開始愛國主義單車萬里行
78歲的滿時新,精神矍鑠。這幾天,滿時新很忙,不是在合肥高校內做愛國主義講座,就是到各個單位和企業(yè)內宣揚愛國主義,征集留言和蓋章。
10月12日下午,滿時新來到了蜀山區(qū)南七街道丁香社區(qū),在這里宣揚愛國主義。據滿時新講述,他是安徽省泗縣人,1965年在合肥讀完大學后,為響應祖國支援邊疆的號召,他來到了黑龍江,從事教育工作,一干就是近40年。
2000年,老人退休,心中便有了騎單車走遍全國宣傳愛國主義的想法,說服家人后,老人家用三年的時間開始鍛煉身體,搜集相關資料,為自己的騎行做準備。
2003年9月12日,已經65歲的他騎著自行車開始了“愛國主義單車萬里行”。當時,在他的號召下,有四名年輕人跟著他一起出發(fā)。他們從祖國的最北端漠河出發(fā),然而只堅持了兩個月,四名年輕人先后打了退堂鼓,只有老人一人繼續(xù)前行,滿時新一直順時針南下,至海南島返回,沿西線北上,一路上風餐露宿,遭遇到各種困難險境。
每到一個地方,滿時新都會進入高校、農村、企業(yè)、機關等單位,進行一場愛國主義的演講,并會征集蓋章和留言。
騎行途中,沒有見到妻子最后一面
就這樣,老人家睡過小路邊、大橋下,春節(jié)都不回家,一直在路上。2007年,他從南京騎行到了合肥。正準備做報告時,得知家人正在滿世界尋找他,“我的手機在半年前弄丟了,一直沒有買,那一次家人之所以找我,是因為老伴得了急癥。”
老人家火速從合肥趕往黑龍江的家中,沒想到的事,老伴的后事已經辦完了。“沒有見老伴最后一面,這是我最悔恨的事。”
在家里待了21天后,滿時新繼續(xù)騎行。8年里,他騎壞了九輛自行車,遭遇了九次車禍,總行程達到了14萬公里。“8年的時間,我沒在家過過春節(jié),一心想著完成騎行。”
再出發(fā),還要去更多的地方
在家待了幾年后,老人家又萌生了騎行的念頭。“第一次還有很多地方沒去,我還要繼續(xù)。特別是合肥,我在合肥上大學,第一次騎行時,沒有做報告就走了,這一次一定要補上。”2016年6月2日,在全面的身體檢查之后,滿時新又信心滿滿地踏上了征程。
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江蘇……滿時新老人的第六站則是安徽。
10月7日,老人終于彌補了9年前的遺憾,在安徽大學與合肥學院內進行了兩場愛國主義演講。
現(xiàn)在老人的下一站是河南,等到這次騎行結束后,他計劃寫下這充滿著挑戰(zhàn)的征程。
晨報記者 張琳琳 文/攝 通訊員 余亞明
原標題:騎行山水訴衷心 單車已過千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