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消息 今年83歲的陳天耀退休前在軍隊任職,做事雷厲風行,退休后卻表現出文藝范,溫文爾雅起來:打太極、練書法,還成為十字繡的高手。
故鄉(xiāng)有豆豉
陳天耀是廣東羅定市羅鏡鎮(zhèn)人,家里靠種地主的田過日子,從小陳天耀就和祖父母、父母,還有弟弟、妹妹等二三十名家庭成員生活在一起。
“我們羅定市一般人不知道,但有一樣東西全國聞名,那就是豆豉。”83歲的陳天耀頗感自豪:“胡耀邦同志在粵西山區(qū)視察工作期間,于1986年1月2日到羅定縣,在晚餐品嘗了羅定豆豉,覺得芳香可口,便吩咐警衛(wèi)買了10斤羅定豆豉帶回北京。”
生在雇農家庭的陳天耀,只上了3年小學,就因貧困轉修私塾。
參加公安軍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陳天耀因有文化,參加了土地改革,還投入義務勞動——修公路。到了1951年2月,陳天耀在廣州參加了公安軍部隊,主要任務是保衛(wèi)鐵路、公路、橋梁和隧道,先參加抗美援朝,后又在廣東、廣西、江西、山東、浙江、江蘇、安徽等地參與防務,直到1957年9月公安軍番號撤銷,1958年,公安軍劃歸各省就地安排,陳天耀所在部隊劃歸安徽省軍區(qū)管理。
“當時,我所在的班有12名戰(zhàn)士,兩小時一換崗,換崗下來的戰(zhàn)士還要負責做飯。我們在執(zhí)行任務中基本沒有碰到敵情,只在廣東和湖南交界的坪石到白石渡之間的省界橋周圍碰到過土匪。”83歲的陳天耀回憶。
退休管經營
上世紀80年代,國家提出裁軍100萬,在省軍區(qū),從事后勤、政治工作的陳天耀于1983年提前退休。
退休后,陳天耀也沒閑著,又發(fā)揮余熱,在部隊所屬的企業(yè)從事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1987年,由部隊所在企業(yè)和安徽省廣播電視廳合作成立了海威特音像公司。因為從事過經營管理,又懂會計,陳天耀參與了管理工作。
“那時候,在寧國路的海威特門面店,生意非常紅火。但很快,CD替代了磁帶,以經營磁帶為主的海威特公司也不得不關閉。”83歲的陳天耀現在說起這事,倒也坦然:“時代在進步?。?rdquo;
培養(yǎng)三愛好
1996年,63歲的陳天耀終于回歸家中:做家務,帶孫子。
而在此之前的1991年,陳天耀還開始打起了太極拳、舞起了太極劍。
“我參加過兩次安徽省民政廳舉辦的太極拳和太極劍比賽,名列第二、第三名。2010年以后,考慮到安全,我不太練了。”陳天耀稍事停頓:“我從2004年開始,還在38所的老年大學上了三個學期的書法課——隸書《孔廟碑》,成為省軍區(qū)戰(zhàn)士書法協會的會員。”
2009年,陳天耀和老伴又愛上了十字繡:“這主要是鍛煉手的活動能力,防止老年癡呆,哈哈哈……”在陳天耀家里,都是由陳天耀和老伴的十字繡作品作裝飾,有《清明上河圖》、《黃山迎客松》。
“《清明上河圖》我和老伴每天輪流要繡兩三個小時,一共繡了8個多月才完成。在合肥市軍休三所活動中心閱覽室的墻上,就有我和老伴繡的《蘭亭序》,我們一共花了5個月的時間。”陳天耀補充道。
愛好頗廣泛
其實,陳天耀退休后的愛好、活動并不止這些。
2000年,陳天耀自學樂譜,2003年成為合肥市軍休三所合唱團的合唱教員,帶領離退休軍人及家屬唱紅歌,曲目達三四十首。
軍休三所大院里的綠樹處在生長期,陳天耀每半個月就要修剪一次,這一行動一直持續(xù)了四五年。
每當省、市民政廳、局有征文活動,陳天耀總是踴躍參加。“2011年,在建黨90周年征文比賽中,我的一篇散文《豐碑》獲得了三等獎。”陳天耀對自己老有所為很是欣慰。
看電視,國際新聞、海峽兩岸、戰(zhàn)斗題材的節(jié)目,也是陳天耀業(yè)余時間的最愛。
飲食有秘訣
隨著年齡的增長,如今的陳天耀已很少做高強度、高消耗體力的事情,看電視、做十字繡和搓麻將是他和老伴平常做得最多的事。
平常的飲食起居也簡單而有規(guī)律,夏季5點半至6點起床,冬季推遲1小時。
家鄉(xiāng)羅定的豆豉是早晚稀飯的必備佐料。
“我認為,葷菜也不能完全拒絕,每一周,我們都會安排一次午餐的大葷——紅燒肉,平常吃素。”這也許就是陳天耀的飲食秘訣吧。
原標題:退休軍人如今成了十字繡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