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淮晨報報道, 距4月8日合肥頒發(fā)首本不動產權證書已過半年多,光不動產權證就發(fā)了17萬本。不少拿到新“房產證”的市民發(fā)現(xiàn),房產證和土地證兩證合一后,土地信息沒有或較少在證書上體現(xiàn)。針對這個問題,合肥市今年全面啟動的土地與房屋綜合普查工作,解決房產土地“兩張皮”的問題。
半年多合肥發(fā)了17萬本新“房產證”
半年多時間里,合肥市完成不動產權登記32.8萬件,不動產信息查詢48萬卷。其中,頒發(fā)不動產權證17萬本,占全省總量的31%,相當于全省其他15個市總量的44%;出具不動產登記證明15.8萬份,占全省的33%,相當于全省其他15個市總量的49%。
目前,在市級層面,合肥市實現(xiàn)了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以及檔案管理的職責機構整建制整合。在縣級層面,肥東縣、肥西縣、巢湖市已經將房屋登記及交易管理職責整建制劃轉到國土部門。
此外,記者從安徽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共發(fā)放各類不動產權證書57.8萬本,不動產登記證明50.2萬份。10月28日,安徽休寧等縣(區(qū))正式頒發(fā)不動產權證書。至此,安徽全省所有縣(市、區(qū))實現(xiàn)“停舊發(fā)新”,提前完成全省不動產登記全覆蓋的目標任務。
不動產權證上信息會越來越豐富
不少已經拿到不動產權證的人有疑問,為什么證上只有房產信息缺少土地信息,如土地出讓年限,是出讓還是劃撥用地等等。對此,合肥市國土資源局解釋,合肥市對已持有國有土地房產證、未辦理土地證的存量房,進行產權交易時,不動產權證暫不記載土地信息,待土地與房屋普查工作完成后統(tǒng)一加載。
而這個普查就是合肥市今年全面啟動的土地與房屋綜合普查工作。利用“數字合肥”地理空間框架、土地與房屋登記、公安戶籍人口、工商稅務注冊及中介機構等已有信息,加快推進“人房樓地”一體化調查工作,確保實現(xiàn)“人落房、房落樓、樓落宗”。
同時,將房屋登記信息與地理空間信息進行有效關聯(lián),建立邏輯幢與自然幢的對應關系,做到房產登記數據與地籍調查數據有效融合。目前,合肥已完成全市域高精度(0.1m分辨率)正射影像圖和約300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含農村居民點)大比例地形測繪圖,為農村確權和城鄉(xiāng)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奠定了基礎。
這樣的測繪圖中,所有房子的信息都會顯示得一清二楚,屆時加載到各家各戶的不動產權證上會很容易,這樣土地和房屋所有信息都能在證上體現(xiàn),城鄉(xiāng)不動產登記也不會出現(xiàn)“不同步”的問題。晨報記者余佼佼
-相關新聞
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增速持續(xù)下行
11月14日,合肥市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合肥市單月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已連續(xù)兩個月出現(xiàn)下降,累計完成投資增速已降至4.5%,低于全市投資增速5.8個百分點,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由上半年的28%下滑到9.5%。加之限購政策可能會影響市區(qū)企業(yè)投資的積極性,統(tǒng)計部門分析4季度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將不容樂觀。
原標題:合肥已發(fā)17萬本不動產權證 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增速持續(xù)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