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遲斌和妻子、女兒在家中。 (徐振華 攝)
“我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這些好心人給我捐了30萬多元,救了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10月28日,在家休養(yǎng)的遲斌激動地對我們說。雖然他面色蒼白,但他的燦爛笑容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雷鋒”的哥倒在送考路上
今年37歲的遲斌是巢湖出租車“雷鋒車隊”的發(fā)起人之一,10余年“的哥”生涯中,他做了很多覺得是“微不足道”的好事,被市民譽為“雷鋒”的哥。
一年一度的愛心送考是“雷鋒車隊”每年開展的志愿活動,而遲斌更是當之無愧的“主力隊員”。
可是,“雷鋒車隊”隊長陳天泉卻不希望遲斌參加今年的愛心送考。 “我勸過他,好好在家休息兩天,他的面色實在太差了。 ”陳天泉談起送考前與遲斌的談話,難掩難過。可是,面對隊長的好意,遲斌笑著回絕了:“隊友們都放棄正常營業(yè)去送考,我怎么能當‘逃兵’呢?”
今年6月7日、8日送考的那兩天,遲斌的妻子許群每天都惴惴不安。那幾日,遲斌身體特別虛弱,常常氣喘、心悸。她勸說了幾次,讓遲斌別去送考了,但遲斌還是早早出了門。“從他出門的那刻開始,我就揪著心。一天要跑到窗臺去望好幾趟,直到看到他開車回來,才舒口氣。 ”許群說。
然而,愛心送考結束的那天,許群心中的不安得到了證實。遲斌連上樓都很費勁,回到五樓的家中,身上的衣服全都濕透了,一下子倒在了床上。
在巢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遲斌血常規(guī)檢查異常,醫(yī)生要求遲斌抓緊住院治療。6月18日,遲斌經南京鼓樓醫(yī)院專家確診為白血病。
“幫助別人,我很開心”
遲斌一邊開出租車,一邊做好事。車開了十年,好事也做了十年。遲斌常對隊員們說:“在路上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能幫的就幫一把。舉手之勞,別人開心,自己也開心,何樂不為? ”
乘客落在車上的貴重物品,他會想盡辦法物歸原主。一次,一名叫李英凱的馬鞍山乘客,將一份重要的司法鑒定材料丟失在巢湖一輛出租車上,忙著四處尋找,恰好坐上了遲斌的出租車。遲斌二話沒說通過各種途徑,幫助李英凱找到了那份材料。
“人家開出租車在路上是一個勁地找乘客。他呢,常常找閑事管。 ”遲斌的隊友曹衛(wèi)東告訴記者,駕駛員在開車路上遇到擋路的石頭很平常,而遲斌總會將車停到路邊,把石頭搬走,方便其他車輛安全行車。在路上看到迷路車輛,他總是主動開過去,幫人指路,甚至開空車幫別人帶路。
“遇到難事,他會毫不猶豫伸手相助。 ”隊友尹惠告訴記者。有一次,遲斌路經馬鞍山市含山縣清溪鎮(zhèn),恰好發(fā)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情形緊急,為了救人他勸說乘客下車,搭載血流不止的傷員趕往醫(yī)院,路上跟120聯(lián)系為傷員爭取救治時間。當他到達醫(yī)院的時候,醫(yī)務人員已經做好了急救準備,使傷員成功獲救。事后遲斌放棄了一天出車的時間,清理滿車的血跡。
相對其他隊友,遲斌的經濟并不寬裕,他們一家三口至今還擠在不足70平方米的平房里。可是10年來,遲斌一直是車隊公益活動最積極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幾乎每次獻血、愛心送考、接送孤寡老人和孤殘兒童的行動中都有他的身影。隊友劉海掰著指頭向記者計算,這些年遲斌累計參加社會志愿服務達1600多小時,“對于出租車駕駛員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做志愿服務要犧牲掙錢的時間??蛇t斌在隊里總是對大家說,錢不重要,能幫助別人,那份快樂更重要! ”
十年獻愛心,今朝愛輪回
6月18日,遲斌住進了南京鼓樓醫(yī)院。醫(yī)生說治療這種病需要骨髓移植,如果骨髓配對成功,醫(yī)療費最少要30萬元。遲斌的生病,使家里失去了收入來源,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頓時陷入了困境。
好人遲斌的病情牽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巢湖6家出租車公司分別設立了募捐箱,出租車師傅們紛紛趕來捐款。
一些曾經得到遲斌幫助的人紛紛趕來,獻上愛心。“那年是遲斌叔叔把我送到高考考場,他發(fā)現(xiàn)我很緊張,我下了車他還搖下車窗沖我喊‘小朋友,加油啊!’”畢業(yè)于巢湖一中的一位學生趕來捐款。 7月16日,遲斌愛心送考服務過的巣湖市一中、二中、四中三所中學推選出學生代表來到巢湖市出租車管理所,將義捐的15000元交給了巢湖“雷鋒車隊”。
7月21日,一場以“十年獻愛心,今朝愛輪回”命名的聲勢浩大的義捐活動展開,巢湖市直機關干部、市民和一些企事業(yè)單位紛紛參加捐助活動。巢湖2000余人自發(fā)趕到捐款現(xiàn)場。烈陽下,捐款長龍排得看不到頭,每個人都汗流浹背,可是隊伍里沒有一個人離開。孫茂榮是位普通市民,站在長隊中的他激動地告訴記者:“以前遲斌幫助我們,如今我們幫助他。讓好人有好報,讓善心有回應,讓愛生生不息。 ”據(jù)悉,僅當天活動社會各界捐款就達203188元。
在社會各界的援助下,遲斌妹妹捐獻的骨髓被成功移植到遲斌身上。 9月25日,遲斌出院回到巢湖的家中。
回到久違的家,遲斌感到很溫暖。他告訴記者:“出院這天,正好是我接受化療60天。 ”在這60天與病魔搏斗的日子里,他并非孤身一人。他的家人一直在身邊支持他,社會上愛心人士也一直在關心幫助他。 “讓我覺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醫(yī)生說我還需要休養(yǎng)一年才能工作。康復后,我會更加努力回報社會,幫助更多有困難的人。 ”(記者 張鳴、通訊員 徐振華、徐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