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東海實驗室總部園區(qū)工程奠基儀式在位于舟山的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舉行。儀式上,東海實驗室揭牌成立。
在東海實驗室成立大會上,舟山市與浙江大學簽訂了新一輪《市校合作協(xié)議》。
舟山作為浙江省海洋經濟的“橋頭堡”,全市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占GDP的比重達65%以上,是浙江省海洋科技應用場景豐富、涉海高校院所集聚、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齊全、海洋科技合作交流活躍的地區(qū),還是浙江省建設海洋領域省實驗室的理想之地。2022年5月,東海實驗室被納入浙江省第三批省實驗室,舟山成了浙江省第4個擁有省實驗室的地市。
東海實驗室是舟山“向海圖強”、建設海洋科技區(qū)域創(chuàng)新中心的里程碑工程。據介紹,東海實驗室是由舟山市人民政府聯(lián)合浙江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同建設的新型研發(fā)機構。東海實驗室將立足舟山產業(yè)發(fā)展需求,聚焦陸海聯(lián)動相關的海洋環(huán)境感知、海洋動力系統(tǒng)、海洋綠色資源三大領域,開展前沿科學理論與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全力建設平臺型、開放型、樞紐型一體化的高能級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
此外,東海實驗室作為新型研發(fā)機構,不定級別、不定編制,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導、需求引導、整合匯聚、做強補缺、開放共享、重點突破”的運行機制。
據舟山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東海實驗室將組建10支以上、不少于150人的科研團隊,通過學科交叉,在AI海洋技術、分布式海洋觀測、綠氫與多能互補綜合利用、新概念水下機器人、海洋生態(tài)與藍碳等領域啟動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項目群;立足產業(yè)亟需啟動一批共性技術攻關項目。
目前,東海實驗室過渡科研辦公用房改造工程已啟動建設,計劃2022年年底完工。該負責人介紹,東海實驗室總部園區(qū)總投資約15億元,總用地面積約160畝,建設分二期實施,建設周期5年。一期占地面積50畝,計劃于2022年11月完成工程招投標工作,2022年年內開工建設,2024年11月工程完工,2025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據了解,東海實驗室力爭在2025年全職引進300人、匯聚約1000人的海洋高層次人才隊伍,形成若干重大原創(chuàng)性成果,爭取向“千人大院”進軍。(劉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