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江陰街頭,一場“拔刺”行動拉開序幕。“三步走:先用電鎬把此處撬開,再用角磨機把鋼筋清除,最后用瀝青填平修復。”近日,在江陰城西的江鋒路怡江城小區(qū)門口,江陰市城市綜合管理局組織的施工隊正在對路面上的多處凸起物進行處理,指揮科負責人周益凱在現場有序指揮,“這些是電線桿拆除時遺留下來的,徹底拔除才能守護居民的腳下安全。”
近年來,江陰一批公共設施更新迭代。伴隨著路面公共設施的更新和安裝,留下的凸起物如同一根根長在地面的“殘釘”,雖不起眼,卻也影響著城市的整體面貌和市民的出行環(huán)境。“城市啄木鳥隊伍在日常巡查過程中發(fā)現了多處類似情況。”周益凱告訴記者,關注到這個問題后,他們依托智慧城管平臺對主城區(qū)主次干道開展了一次全面排摸,對路面殘釘、管樁等凸起物進行安全隱患專項采集,共采集上報此類問題147處。
“流轉處理的過程中發(fā)現,不少凸起物因時間久遠,責任單位已無法確認。”周益凱介紹,為此,他們便牽頭專門組織了一支專業(yè)的“拔刺”施工隊,利用錘子、切割機、撬棍等工具進行集中統(tǒng)一清除,確保第一時間消除安全隱患。“拔刺”后留下的“瘡疤”,施工隊也一一進行了修補。
此次道路“拔刺”專項行動中,江陰城管部門共清除大小不一的各類殘釘、尖銳物300余個,后續(xù),江陰城管部門還將通過建立長效巡查機制,繼續(xù)排查路面遺留的“腳下刺”,及時消除隱患,讓市民群眾能夠放心地走在城市的每一條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