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頒布了《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嚴禁幼兒園、培訓機構提前教授小學教學內容。昨天,東廣記者劉康霞走訪了一些培訓機構,發(fā)現各類幼小銜接的培訓課程招生依然火熱,很多都是提前教授小學內容。請聽報道。
在一些培訓機構的網站和線下培訓點,醒目位置都是幼小銜接的課程宣傳。在長寧中山公園附近,記者在一家機構門前稍作停留,就有熱情的工作人員前來邀請聽免費講座。
[就是講今年明年考校的情況,基本長寧、徐匯還有全市招生的一些學校今年招生的考題的類型]
[小朋友今年中班升大班的話,20以內的連加、連減會了嗎?不會。還不會呀!現在識字量大概有多少個?]
緊接著,這位工作人員賣力地推薦起他們的所謂幼小銜接課程。
[我們這邊幼小銜接的話有個叫幼小直通車的班級,計算題是50以內的連加連減都要會,20以內是秒算,就是心里面可以直接秒算出來的,識字量是在1500個左右。]
記者又聯系了多家培訓機構,都有不同類型的幼小銜接課程,費用從5、6千到3萬元不等。
[可以報,本來是三十天,從7月2日開始,現在已經是第三周了,跟得上,教科書是一樣的,有的小朋友一教基本上都OK,因為我們有語數英,如果單學拼音,有另外的課程。現在因為十節(jié)課已經上掉了,可以去除掉十節(jié)課的費用]
[內部的教材。我們所有的語文和數學英語,有基礎嗎?如果沒有,建議你前期學點東西,對于進小學來講質量沒有特別的要求,還是看組織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建議你到校區(qū)里先看一下暑期課程教材,暑期班會有數學有幼小思維的課,羅輯思維的課,會有看圖說話和小小演說家]
這些機構正是通過向家長販賣“焦慮感”,來招攬生源,不少家長看別人家的孩子在上課,也就不淡定了
[他明年要上學了嘛,人家說的,如果上學之前沒有去補課,上補課的課,小朋友就跟不上。]
[平時老師會有一些動腦筋的題目,然后他覺得他還是有所欠缺的,思維是介于課堂和奧數之間,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點,他愿意上]
根據教育部的通知要求,將今年12月底前完成對幼兒園、小學、培訓機構的抽查和摸排;對有“小學化”傾向的行為要于明年4月前完成整改。記者問培訓機構工作人員,這樣的幼小銜接課程是否合規(guī)?對方顧左右而言他
[這。。。整頓是一些杯賽呀,我們就是幼小銜接,我們這邊是有辦學資質的,不會的。要先去幫他占一個位置,我們這個班級考民辦的升學率是97%,考世外啊、盛大花園升學率是35%到40%左右,這只是今年占位的學生就有這么多人了]
上海的小學近年來一直堅持和倡導零起點等第制,對遏制幼兒園乃至小學的搶跑搶學起到積極引導作用。專家提醒,相比于把孩子送去培訓機構,家長應該更注重在家里對孩子傾聽能力、注意力及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