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互聯(lián)網之普及令世界驚訝,而中國南京一位70歲退休老人的多媒體“智慧生活”更是令人贊嘆。住南京江東北路的鄧必生老先生,經常帶著單反、無人機、車載冰箱、多功能車載通信設備等,攜老伴自駕游,甚至還有出國自駕游,最近他的夢想是自駕去歐洲!他的裝備中,除了單反、電腦是兒子買的,其他都是老人自己在網上買的。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鄧必生老先生說他過去跑外勤經常在外面出差,30多年前得了重病被醫(yī)生告知還能活五年,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鄧老先生不僅健康硬朗,還習慣了自駕周游世界,而且越活越新潮。
鄧老的多媒體生活
自駕設備都是自己網購,在網上還有一眾粉絲
“他玩的那些航拍機器人、車載快譯通,都是他自己在網上買的,他玩的地方比我多。”鄧老先生的兒子小鄧先生告訴記者。“像我們開店的也不能老是出去,暑假本來打算讓小孩爺爺奶奶開車帶孩子去青海玩。”小鄧在清涼門大街開著一家打印店,說起孩子暑假去哪玩,小鄧聊起了讓孩子爺爺奶奶帶孫女自駕游的話題。“老人自己開車帶孫女出去玩?”可小鄧說,“沒關系,我父親還自駕去過柬埔寨,今年他說想開車去歐洲,他就是喜歡開車在路上的感覺。”
小鄧介紹,他父親70歲了,過去身體不好,在家待久了反而不舒服,一出去就海闊天空,什么毛病都沒有了。“每回出去我們也很擔心,都要全面體檢,他怕我們不放心,每到一個景點都會發(fā)視頻回來。視頻是他用無人機拍的,他也發(fā)到網上,還有不少粉絲。”“他總是后備廂里放著無人機、車載冰箱,還有戶外洗澡、上廁所的設備,出境游的快譯通等等。”南京晨報記者問:“他開的是房車嗎?”小鄧笑說:“哪有什么房車,就是普通SUV,之前開過的兩輛是普通轎車,現(xiàn)在換到了第三輛了。”
設備都是自己裝,家里拖地擦玻璃都用機器人
鄧老先生打開家中櫥柜,給南京晨報記者展示了可以折疊的飯桌,拉開來還有板凳, 他又打開無人機放在桌子上,并且安裝好,這些自駕游裝備都是他在網上買的。那個隱藏式行車記錄儀,帶快譯通帶導航等多功能,鄧老說是他在網上偶然看見覺得蠻好就買了,他說以前用的行車記錄儀和導航是分開的,這個是多功能一體,而且上面什么按鈕都看不見,非常智能,你可以錄入一個名字,下次喊它名字問路,機器就會告訴你,而且一般的導航儀你中途改變路線要重新輸入,這個你語音問它就可以了,還可以看見路上實況,不過這個是要耗流量的,可以包月。
網上買來這些設備,鄧老都是根據(jù)說明書自己埋線安裝在車里。鄧老小時候上學在上新河中學,他說從小就喜歡玩航模、無線電。其實不光是這些自駕旅游設備,鄧老家中還有拖地機器人、擦窗戶機器人。
鄧老的自駕史
初級版:開摩托車 加入汽摩隊,第一次自駕游是去錢塘江觀潮
記者日前冒著高溫來到江東北路鄧老先生家,鄧老夫婦向南京晨報記者詳述了他們愛上自駕游的過程。
30多年前,大概有10年時間,那時候鄧必生每年都要住醫(yī)院,開始在外地醫(yī)院診斷是肥厚性心肌病,后來在南京又被診斷是擴張性心肌病,那段時間,鄧必生工作也有了變動,加上經常住醫(yī)院,單位工作不是很忙,業(yè)余時間就開了一個打印店(現(xiàn)在店交給兒子做),漸漸生活有了規(guī)律,資金也有了點積累,他于是買了輛摩托車,參加了夕陽紅老年汽摩隊,還和自己退休的兄弟姐妹幾個,騎著摩托車到富春江等地玩。“第一次自駕游是到錢塘江觀潮”。
升級版:駕駛汽車
前幾年去過老撾,組了車隊在外跑了40多天
自己買了汽車以后,就經常往外跑,感覺對身體有很大改善,在大自然的氣息當中付出了體力,路上大家在一起心情很愉快,周圍跑跑以后就開始往遠處跑。記得在2015年春節(jié)開車到過老撾,“我們那次是春節(jié)的大年初一從南京出發(fā)的,我們跟群里面的老人朋友一起,大概組織了5輛車。”車上都有對講機,鄧老也有兩部對講機,“那次自駕去了老撾的朗勃拉邦和湄公河金三角,歷時40多天,行程一萬三千多公里”。“我們走的時候穿的棉襖,到那邊熱到40攝氏度,住是住在華人開的飯店,老撾那邊,講話聽不懂,但是買了地圖加上做手勢,比畫著問路也可以,遇見的人都非常熱情。”
去年去了內蒙古,今年已經在準備開車去歐洲
鄧老前年心臟裝了起搏器,恢復還不錯。去年裝修了房子,去了內蒙古,鄧老先生向南京晨報記者打開他保存在硬盤里的圖片視頻資料,到內蒙古,到西藏,視頻都分第一集、第二集等一目了然,沿途風景,停下吃飯、住宿的場景都在視頻里,還配著音樂。公路風景是他的行車記錄儀拍的,航拍是他用無人機拍的,自己和老伴的照片很多是用自拍桿自拍的。
今年鄧老在準備開車去歐洲,醫(yī)生每次聽到都很驚訝。兒子很孝順,給他們買了按摩椅,還給兩萬元錢供他們出國玩。老兩口每月退休工資加起來一萬多元,郊區(qū)還有個門面房出租,一年有五六萬元收入,鄧老平時還愛炒炒股,老兩口對目前的生活挺滿意。
自駕故事
在外自己做飯,晚上發(fā)視頻給家人
出發(fā)前,鄧老先生會做路書、預算,住旅館都是到了地方臨時找,從來不預訂,這樣路上開車不受時間限制。“我們有經驗,一般找干凈便宜的旅店,有時候30塊錢一個標間,通常在四五十塊錢一間。”我們有車載冰箱,住下來,就把冰箱里帶的菊花腦、雞蛋等一份一份拿出來燒飯,沿途也在農貿市場買點肉和新鮮的菜繼續(xù)放在冰箱里。有時在外面自駕游幾個月,都是自己做飯,從來不在外面吃,“外面飯店吃不慣。”
去年自駕去內蒙古,途經河南、山西、河北、陜西等地,歷時28天,看了很多景點,兩個人加上過路費只有一萬多塊錢。一般老伴燒飯的時候,鄧老就忙著洗車,晚上就發(fā)視頻給家人看,那是南京家里人最期待的時間,他們就像看電視劇。
駕車走在陡峭公路,有驚喜有驚險
一路風景,有驚喜,也有驚險。有時候走過的路,剛剛前面就有翻車事故。去西藏時,經過一段山路非常陡峭,就是那種壁掛式山路,雨水一沖,很滑,前面剛剛有面包車滾下山去,“我就掛一擋,猛踩油門沖上去,一倒滑的話就可能滑下山去了,不能后退只能向前。”那時候鄧老開的是手動擋普通轎車。老伴不會開車,一路都是鄧老一個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