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流中執(zhí)勤,還要忍受滾滾車流中尾氣的熱浪。
當你駕車吹著清涼的空調(diào),在新街口駛過,路口的警花卻是汗流浹背,防曬霜等于沒抹;當你駕車駛過二橋收費站,正在檢查大客車的交警被這車流“熱風機”吹得有種融化的感覺;在曉莊廣場,地表溫度高達58.9℃,地面熱量炙烤著執(zhí)勤的交警。昨日,記者親臨各個路口,終于明白了“焦警”一詞的真實含義。
二橋收費站 車輛成移動“熱風機”
昨日早上9點半,記者來到了二橋收費站,此時,地表溫度已經(jīng)達到了50攝氏度。作為省、市南北交通大動脈,南京二橋的交警接受著“烤”驗,雖然天氣異常炎熱,但南京交警高速二大隊的交警們堅持“五班三運轉”24小時勤務模式,每個交警每個班次都要面對成百上千輛車和駕駛員。堅守在烈日下,交警反光背心里面的衣服往往濕得緊貼皮膚。據(jù)高速二大隊大隊長韓勇介紹,雖然天氣炎熱,但民警們?nèi)孕枰碡撌畮捉镏氐膯尉b備,在二橋收費站開展對過往重點車輛的安全檢查。由于當前正處于暑假期間,外出游玩的車子較多,南京二橋及繞城公路日均流量增大,事故、拋錨故障等情況不斷增多,這也給交警提出了更高的考驗。
高速二大隊二中隊中隊長肖安東正在檢查大客車,不到5分鐘,他已經(jīng)汗流浹背。肖安東形容自己的感受:“地表溫度會通過皮鞋膠底傳入腳心,就像火烤一樣,人只有不停地移動才不會被燙傷。”每次一下班,他就要立刻用涼水沖洗。查車過程中,過往的車流就像一個個移動的熱風機,熱浪一陣陣吹到臉上,長時間工作下來,就感覺自己快化了,眼前有時白花花的。
淮海路路口
“防曬裝備”只是心理安慰
上午11點,新街口的烈日曬在身上,讓人有種窒息的感覺。滾滾車流排出的尾氣,讓空氣的熱度愈發(fā)猛烈,騎車人只要等紅燈,就要躲到樹蔭下。然而,在新街口淮海路路口,馬路中間,一位警花既沒有樹蔭的遮擋,也沒有傘的庇護,身邊只有滾滾車流蒸騰出的熱量。這位滿臉汗水、頭發(fā)濕透的警花,名叫王露璐,是交警二大隊女子中隊副中隊長。
作為一個九零后的女警,王露璐和其他女孩一樣愛美,可是在這樣的烈日下執(zhí)勤,想要避免曬傷曬黑是難上加難。每次執(zhí)勤前,王露璐都會涂上厚厚的防曬霜,“涂防曬霜實際上也沒用,更多的只是心理安慰,因為站崗幾分鐘,防曬霜就隨著汗水全部流下來了。”記者注意到,和男交警不一樣,這么熱的天,王露璐依然穿著長袖警服。王露璐笑了笑,“主要怕胳膊被曬傷曬黑,很丑很疼的。”就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十分鐘內(nèi)就有三撥路人向王露璐問路,王露璐都是不厭其煩地一一告訴對方。新街口作為南京的窗口和商業(yè)核心區(qū),女子中隊的警花們除了疏導交通、查處違法外,還要承擔起“引路人”的角色。尤其是這體感溫度已經(jīng)達到了40多攝氏度的狀態(tài)下,王露璐常常是渾身濕透、口干舌燥,喝水量比平時執(zhí)勤翻一番。女孩子愛美愛干凈,每次上崗,就會從頭濕到腳,“每次回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洗澡,一天要洗三遍澡。”
從2015年8月份進入女子中隊,這個夏天是王露璐堅守在新街口的第三個夏天。提及剛進入女子中隊的那個夏天,王露璐有些不好意思,“第一次高溫里執(zhí)勤的時候,我當時被曬得直接中暑昏倒了。”不過,現(xiàn)在王露璐在這烈日的“烤”驗下,已經(jīng)毫不懼怕了。
曉莊廣場
交警熱成了“夾心餅干”
上午10點半,棲霞曉莊廣場的地表溫度達到了58.9攝氏度,體感溫度也接近50攝氏度,交警七大隊燕子磯中隊中隊長鄒亨的背部警服上,已經(jīng)結下了白色的鹽粒。“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這都是汗水的結晶。”鄒亨自嘲道。
曉莊廣場作為連接棲霞、下關、繞城以及城市內(nèi)環(huán)的重要樞紐,承擔了城北地區(qū)大部分的交通壓力。每天早上7點,鄒亨和同事們就來到了曉莊廣場,他們的路口執(zhí)勤,常常持續(xù)到下午6點半晚高峰結束。記者采訪過程中,一輛公交車剛拐過曉莊廣場突然拋錨。正在路口指揮的鄒亨連忙跑過去,提醒司機一定要放好警示標志,并打開警示燈,以免造成事故。曉莊廣場周邊沒有一棵大樹,這就意味著,鄒亨只要執(zhí)勤,不管是指揮交通,還是查處非機動車違法,都沒有任何可以遮蔭的地方。上烤下蒸,中間還有汽車熱氣吹著,鄒亨因此常戲稱自己是“夾心餅干”。一天執(zhí)勤下來,回去后,脫下警服,隨便一搓,白花花的鹽結晶就落了下來。
汗水流得厲害,補水就多,鄒亨站崗一次,就要猛喝1.5升的水。夏天來臨,剛開始站崗那幾天,鄒亨的皮膚常常被曬得通紅,還脫皮。不過,近半個月過去了,鄒亨的身體和皮膚對這烈日灼燒也有了免疫力,“現(xiàn)在皮膚也不怕曬了,除了會曬紅,再也不脫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