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纏身,母親患癌,他卻樂觀而堅強,在南京愛心人士幫助下自食其力
拒絕網(wǎng)友捐款 自己掙錢治病更有意義
王玉杰和母親。
今天小魚記者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里有病痛和磨難,卻能夠讓人充滿力量。
故事的主人公有兩個:王玉杰,河北保定的一位農民,今年36歲。小胡姑娘,大學生,今年研一,在南京某大學讀書。小胡姑娘曾經跟著小魚記者做過暑期實習生,是一位能干的姑娘。
這兩個人看起來毫不相干,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呢?
你知道強直性脊柱炎嗎?病痛讓他夜不能寐
王玉杰的微信名叫“快樂的心”,頭像是一個漫畫里的少年,給人一種積極開朗的感覺。前不久,他加了小魚記者的微信。水滴公益每發(fā)一篇文章,他都會點贊,或者很認真地評論。直到有一天,曾經跟著小魚暑期實習的小胡姑娘告訴我:這個人是一個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現(xiàn)在每天都在承受病痛的折磨。
你知道強直性脊柱炎這種病嗎?小魚是太知道了。因為小魚自己也是一個輕度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被確診的那一段時間,小魚滿腦子里想的,就是自己會變成王玉杰現(xiàn)在的樣子。
這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現(xiàn)在的醫(yī)療手段只能延遲病情的發(fā)展,卻無法將已經很嚴重的病情恢復到原來健康的狀態(tài)。
而王玉杰就是錯過了最佳治療期,現(xiàn)在已經發(fā)展到非常嚴重的狀態(tài):背快彎成了直角,嚴重的駝背讓他連最基本的行走坐臥都變得十分艱難。
父母慢慢老去,他該怎么辦?
王玉杰生活自理困難,每個肢體動作都必須小心翼翼,就像放慢鏡頭一樣,因為每個動作都會引發(fā)疼痛。
長時間的病痛折磨讓他夜不能寐,有時疼得厲害睡不著,就坐一夜,還引發(fā)了關節(jié)炎、視力下降、焦慮抑郁等并發(fā)癥。
2016年7月,北京301醫(yī)院的醫(yī)生建議王玉杰做脊柱矯形手術,但手術只能緩解病痛,防止對內臟形成壓迫,可以控制病情,卻不能根治疾病。
考慮到脊柱手術風險較大,且費用較高,王玉杰不打算做手術,選擇藥物控制的保守治療方法。“這些年生病家里花了很多錢,也借了不少錢,不想再給家里增加負擔了。”
王玉杰因為生病,初中就輟學在家養(yǎng)病。病情的加重讓他失去了勞動能力,一家子的生計全靠父母種地來維持。
而隨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漸漸吃不消,用來自給自足的幾塊地也荒廢了,這下是真正失去了經濟來源。
拒絕網(wǎng)友捐款:自己掙錢治病更有意義
王玉杰不忍心再看年邁的父母如此辛勞,決定通過網(wǎng)絡向社會求助。
幾位熱心的南京市民看到王玉杰的困難,自發(fā)成立了一個援助小組幫助他。尋找合適的治療方案。其中的兩位成員千里迢迢從南京坐高鐵到北京,陪他到醫(yī)院看病。其中一位就是小胡姑娘。王玉杰感動不已,臨走時買了只熱乎乎的紅薯送給了她。
王玉杰拒絕了網(wǎng)友們的捐款,“我覺得自己掙錢治病比接受捐款更有意義。”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玉杰他開始嘗試著做微商,希望可以自食其力掙治病的錢。然而做了一年微商也沒賣出多少產品。最大的困難一個是沒有可靠的貨源,另一個是無法成為代理商,因為需要交高額的代理費。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南京網(wǎng)友決定幫助王玉杰做微商。
今年5月,又是小胡姑娘,和另一位網(wǎng)友一起,陪同王玉杰一起來到大連拜訪罐頭廠。罐頭廠表示愿意無條件給王玉杰高級代理。有了貨源支持和網(wǎng)友們的宣傳幫助,王玉杰一下子賣了幾箱水果罐頭,初次嘗到了自食其力的甜味,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人生實苦,不忘感恩!
一個月前,生活的第二重打擊又空襲了這個家庭:王玉杰的母親被查出了乳腺癌,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我母親得的是乳腺惡性腫瘤,有點嚴重,醫(yī)生說要盡快手術。”
“我湊了近一萬元,估計治療費還差很多。請把計劃幫我治病的錢用于幫我母親治療惡性腫瘤。我的脊柱炎可以拖一下,不會有危險。”
“我生病嚴重,最對不起的就是父母。都說望子成龍,我父母都是七十歲老人了,還要為我操心傷心。子欲孝親不待,母親還沒等到我治病康復,就累病倒了。”
這是王玉杰寫給熱心網(wǎng)友們的一段文字。
“人生實苦,但我相信會慢慢好起來的。感謝南京的朋友,感謝幫助過我的所有人!”
生活的困苦并沒有讓王玉杰放棄希望。目前,王玉杰準備全力籌款幫媽媽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