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網訊 “以前一天最多能洗幾百張照片,現在經常一整天也見不到一個人?!逼挚谧笏辖稚系拇蟊娬障囵^已經有30來年的歷史,老板王根林,算是見證了整個行業(yè)的興衰。隨著數碼相機的普及,以及網絡沖印業(yè)務的擴張,傳統的照相館的日子越來越艱難。而與之相反的是,各種影樓和攝影工作室在數碼時代如魚得水。巨大的反差,讓人不得不反思,傳統的照相館,是不是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呢?
曾經風光無限
坐落在浦口左所老街上的大眾照相館,是王根林老兩口的心血,王根林的爺爺就是開照相館的,1980年傳到他手上已經是第三代了?,F在,他的店里還珍藏著一臺12寸老式木座機。大眾照相館的斜對面是友誼照相館,這是王根林老爺子的徒弟瞿水蘭開的。從改革開放后開業(yè)一直到現在,至今已有三十多年。那時候照相館還都是國營,學成后被分配到友誼照相館。后來照相館改成私營了,夫婦倆也就接手下來,前面營業(yè),后面住宿。
三十多年前,照相是門技術,學會也得要幾年。能被分配到國營單位照相,那是光榮。瞿師傅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拍照的有很多,再加上附近還有很多學校,學生很多。那時候一天能賺一百來塊錢。那時候,友誼照相館的經營范圍很廣,證件照、藝術照、兒童照、古裝戲照等等,經常有人來沖膠卷、拍照等。
瞿師傅說,那時候每年還有“三修”比賽呢,就是比修圖,和現在的美顏相機差不多,但是要難多了。拍照的老座機也不像現在的相機先進,照相時可千萬不能動,一動人臉就“虛”了。照完照片之后要在暗房里用藥水沖底片,再用水洗凈,等底片干了之后再洗成相片。最后用花邊刀裁出小花邊、切割,全是手工操作。
如今門可羅雀
照相館的好日子,在新世紀到來之后結束了。數碼時代的洶涌大潮,讓這些傳統的“手藝人”猝不及防,數碼相機、智能手機的出現,讓照相館的生意一落千丈,網絡沖印的興起,幾乎奪走了傳統照相館的最后一塊陣地。
王根林的舅子,在大眾照相館對面開了一家超市。他說,“照相館生意不好,有時候一天連一個人都沒有。一個月的收入也就幾百塊錢。再加上交房租,收入就更加微薄了?,F在大眾照相館就給顧客拷點照片?!庇颜x照相館的現狀也好不到哪去,一天下來門口都冷冷清清。瞿師傅的老伴說:“現在一天就賺個一二十塊錢,雖然生意慘淡,但因為家在這里,也就能賺點兒是點兒?!逼綍r也就是偶爾有老年人來洗照片,幾乎沒有年輕人來。夫婦倆的女兒開一家婚慶公司,也沒有想要接管老照相館的意愿。
“現在誰還去照相館?”90后的小李說,“單反越來越普及了,手機拍的照片像素也越來越高。以前用膠卷拍照還要去門店沖洗,現在都是數碼的,自己做個電子相冊,省錢還方便,就算要洗照片,網上的沖印店一堆,價格還便宜?!?/p>
影樓異軍突起
傳統的照相館經營慘淡,但這些年,同為攝影行業(yè)的婚紗照、兒童照影樓的生意,卻似乎并沒有受什么影響。
博物院民國館的德和照相館門前人來人往,頗有民國味道的一間小屋里擺放著各種民國服飾、老式照相機、古典桌椅。柜臺上貼著“租衣服每套30元”的字樣,如果需要拍照則需100元一張,店里還有各種寫真業(yè)務,比如個人復古寫真,一套是2280元;復古情侶寫真,一套是2480元。雖然價格不菲,但是因為在景區(qū)內,再加上游客們想要體驗民國時期的情調,因此狠狠心拍一套寫真的也不在少數。
而在大明路上,陳晨的兒童攝影工作室已經開業(yè)了5年,“生意還行,我們大部分都是回頭客?!辈贿^,拍這樣的寫真照,競爭也格外激烈,“這行的報價比較亂,好的兒童寫真一套兩三千元,差一點的兩三百元也能拍一套?!?/p>
業(yè)內人士分析,盡管看起來婚紗攝影屬于暴利行業(yè),但扣除各種費用等等,純利也就在20%到40%之間。即便如此,影樓的生存環(huán)境也要比傳統照相館好很多。
理念急需轉變
對于傳統照相行業(yè)的未來,陳晨說:“整個行業(yè)的趨勢是不斷專業(yè)化和細分化,所以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必須轉變理念?!?/p>
眼下,傳統照相館的收入來源差不多只剩下證件照了,常規(guī)的價格是30元左右拍一套。然而這塊市場,他們也正承受著一些新興機構的沖擊?!吧虾5奶煺嫠{,杭州的海馬體,這些都是專業(yè)拍證件照的,海馬體已經開到虹悅城了?!标惓空f,“跟這些連鎖的機構相比,傳統的照相館確實已沒有優(yōu)勢了?!北M管像海馬體這樣的專業(yè)證件照,一套拍下來要99元,但對于年輕人來說,他們還是更傾向于這種新事物。陳晨還舉了另一個例子,以前在領結婚證前,新人都在民政局拍一組結婚照,但現在,已經有商家專門針對結婚照開辟了高規(guī)格的業(yè)務?!跋M者過去拍,都有專業(yè)的化妝、專業(yè)的攝影師和修片師,以前在民政局拍個結婚照是20元左右,到這里拍,價格可能就變成200了,但是市場就是有這個需求?!标惓空f,“我們這個行業(yè),現在就是在不斷細分,滿足消費者各種各樣的要求,經營的理念必須轉變?!?/p>
然而,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傳統照相館的經營者,大部分都已經是中老年人,他們能否緊跟這個社會的節(jié)奏,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突圍,對于他們來說,確實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