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AV网址|亚洲手机免费在线|最新av网址发布|67194成人草|在线国产视频91|一区二区无码竹菊|91国产精品综合|日本熟女综合视频|国产免费强奸视频|最近中文字幕99

南京

首頁>地方頻道>南京>民生

南京一市民家疑現(xiàn)朱元璋太子朱標督造"較準官尺"

長三角城市網(wǎng)訊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古人說的寸,指的是尺子上的刻度,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只不過,現(xiàn)在傳統(tǒng)市尺已被米尺所代替。

近日,揚子晚報讀者公孫虎先生向記者展現(xiàn)了一把銅尺。他稱此尺系祖?zhèn)鳎恢鄙畈孛夭皇救?。由于年代久遠,傳到他爺爺時,已不知此尺來歷。中國古代藝術(shù)品研究學者盛華杰考證后推測,這把尺子極可能是洪武太子朱標下令打造的“較準官尺”。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蔡震 文/攝

銘文:奉 府憲較準官尺

銘文:天孫宮

銅尺從哪來的

祖上相傳,壓在箱底里秘不示人

前天上午,揚子晚報記者與公孫虎先生相約在南京老門東的一家茶社。他打開一個紅色絲綢包裹,一根扁扁細細的銅尺出現(xiàn)在記者眼前。銅尺上整齊有序排列著一個個凹進去的小圓點,“這是一把十寸的尺子,正面這些凹進去的小圓點是刻度,銅尺背面兩端還刻有銘文?!惫珜O虎介紹說。

記者轉(zhuǎn)過銅尺背面,能辨認出一端刻有“奉 府憲較準官尺”字樣,另一端刻有“天孫宮”字樣。公孫虎稱,這把尺子是祖上傳下來的,“估計不一般,一直壓在家里的箱子里,就沒敢拿出來過?!?/p>

揚子晚報記者陪同公孫虎,向中國古代藝術(shù)品研究學者盛華杰請教。盛華杰仔細端詳后說,銅尺的小圓點和銘文都是采用了傳統(tǒng)的鏨刻工藝,這種技術(shù)至今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你們仔細查看,銅尺表面曾經(jīng)應該是鎏金的,不過鎏金大部分已經(jīng)磨損,但還是能看到少量的金?!?/p>

盛華杰說,傳統(tǒng)的鎏金方法稱作火鍍,是將薄金片剪碎在坩鍋中燒紅,然后加入汞熔合為“金汞齊”,涂布在鎏金之處,經(jīng)炭火烘烤使汞蒸發(fā),則金鎏在器體之上。他認為,這件鎏金銅尺制作工藝非常精美,可以說難得一見。“鎏金器物一般是觀賞和供奉,這把銅尺不可能是日常使用之物,經(jīng)過后人把玩鎏金磨損也很正常?!?/p>

盛華杰判斷,這件青銅鎏金“較準官尺”應該出自明代。而在明朝,對鎏金器的使用,有著極其嚴格的限制,除宮廷皇室外,其他人臣庶民,均不得使用鎏金器具。那么這把鎏金銅尺難道與明代宮廷有關(guān)?“這就要從銘文上來解讀了?!笔⑷A杰說。

銘文什么意思

奉行皇帝旨令,制作的標準官尺

銅尺上的“較準官尺”銘文,究竟是什么含義?

盛華杰介紹,這是典型的我國古代文字風格,言簡意賅,但包含有四層意思。首先“奉”字開頭,意為奉旨,如唐代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咸通十二年唐懿宗賞賜的“鎏金銀捧真身菩薩”,其發(fā)愿文匾上鏨刻的銘文,開頭就是“奉為……”。

所謂府憲,是內(nèi)府大臣造的縮寫。較準官尺則指的是標準官尺,也就是宮廷所制的樣尺,全國所有的尺子必須以此為準繩。

至于天孫宮,我國古代稱織女為天孫。司馬遷《史記?天官書》記載,“婺女,其北織女??椗?,天女孫也”。意思是:織女是玉皇大帝的孫女。唐代司馬貞《索隱》中的“織女,天孫也”,意思即織女是天帝的孫子(女)。

歷來各朝各代,均稱皇帝為天子,顧名思義,皇帝的繼承者皇太子即為天孫。這里的“天孫宮”或指東宮,即皇太子所居宮殿。這件“較準官尺”所刻銘文的意思應該是:奉行皇帝的旨令,內(nèi)府大臣專門為東宮(皇太子)制作的較(校)準官尺。

這是給誰造的

銅尺文字信息,指向皇太子朱標

盛華杰用現(xiàn)在的公分尺量了“較準官尺”,發(fā)現(xiàn)長度約34厘米,與明代裁衣用尺的標準完全符合。明代洪武皇帝的皇太子只有一個,就是皇長子朱標。銅尺上的信息,將線索引向了這位皇太子。

盛華杰查閱資料后推測,洪武元年正月,大明王朝建立,朱標被冊立為皇太子,正式確立了接班人地位。為了把朱標培養(yǎng)成為合格的皇位繼承人,朱元璋可謂是費盡心機,他在宮內(nèi)設(shè)立大本堂,選藏各類古今圖書,廣聘名儒,輪流為皇太子和其他皇子講課。此外,朱元璋還任命李善長、徐達等重臣兼任東宮輔臣,協(xié)助皇太子。

朱元璋常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訓導皇太子朱標,讓他知道大明江山來之不易。朱標22歲時,朱元璋下令一切朝政“并啟太子處分,然后奏聞”,要讓朱標“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朱標巡視陜西,讓他考察西安是否適合作為都城。朱標歸來后不久就開始生病,最終在第二年四月去世。年僅37歲。

朱標的去世,對朱元璋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為朱標舉行了極為隆重的葬禮,賜謚號懿文,葬在明孝陵東側(cè),史稱東陵。朱元璋把對朱標的疼愛,轉(zhuǎn)移到其子朱允?的身上,并立為皇太孫。

專家說法

尺子有何用?

復制后掛在市場供校準

歷史上,豪強和商賈有大斗進小斗出和大尺進小尺出的惡習。因此,明代對度量衡的管理十分嚴格。據(jù)明《會典》記載: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全國各地的市場,每兩天就要校準一次度量衡器具,并按照不同季節(jié)制定物價。《明史?職官》也記載,洪武皇帝下令,各地必須要把官方制作的度量衡器具,懸掛在市場,以供校準,凡不執(zhí)行的就要治罪。

盛華杰表示,“如今發(fā)現(xiàn)的這把銅鎏金‘較準官尺’,應該是根據(jù)皇太子朱標旨意打造的標準度量器,工部則根據(jù)這把尺子來復制,然后發(fā)放到各地。在開市時,對市場使用的尺子進行校準?!?/p>

意義在哪里?

較準官尺這是首次發(fā)現(xiàn)

據(jù)有關(guān)文獻記載,我國早在3000多年前,就開始使用尺子,其材質(zhì)主要有銅、骨、牙、木、竹等。

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商代一尺約17厘米,周代約20厘米 ,秦代約23厘米,漢代約21.5厘米 ,隋唐時期則變成了約30.5厘米,宋元時期約31.5厘米,明清時期又分為木工用和裁衣用等。

據(jù)考證,我國從秦代開始統(tǒng)一度量衡,由宮廷頒布標準,明令全國各地執(zhí)行。秦代以后各個朝代,大多由開國皇帝頒布度量衡標準,其后代均遵照祖制。明代也是由洪武皇帝頒布度量衡定制,其后代皇帝均遵照祖制,嚴格執(zhí)行。

盛華杰認為,這件銅鎏金“較準官尺”工藝精湛,刻度精確,所鏨銘文古樸。目前海內(nèi)外各大博物館,及民間收藏,均沒有文獻記載和報道刻有“較準官尺”字樣的銅尺。因此,彌足珍貴。此次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我國明代度量衡制度,有極為重要的文獻價值和文物價值。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
1129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