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網(wǎng)訊 今年是南京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中“南京老地名”十周年。2007年,七家灣、幕府山、烏衣巷、朱雀橋等南京首批100個老地名,由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制定的《南京市地名條例》納入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地名。記者今天從該責任單位南京市行政區(qū)劃與地名協(xié)會獲悉,國務院全國第二次地名普查辦公室和南京市民政局今年將舉辦“南京老地名納入非遺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動,老地名將再度沖刺申報上級非遺。此外,龍江關、越城、冶城、水西門、柳樹灣、清溪6個歷史悠久、包含人文典故的老地名,今年將做成標識碑立于南京街頭。
推動老地名申報上級非遺
2008年,南京市政府正式發(fā)文,將100條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國內外知名度高的南京歷史地名列入全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并明確南京地名協(xié)會作為該項目的傳承保護單位,南京也因此成為全國第一座把歷史地名列入非遺保護的城市。
“南京老地名今年準備申報省級非遺。”南京市行政區(qū)劃與地名協(xié)會專家薛光表示,目前老地名歸在非遺民俗類,期盼能在非遺類別中單列一項,這樣既有利于非遺地名保護工作的開展,也有利于我國非遺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
“老地名是留在大地上的歷史,寄托了鄉(xiāng)愁和情懷?!毖饨榻B,隨著城市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如今南京消失的老地名有1900條左右,僅新世紀以來,就有200多個老地名從南京地圖上消失。為懷念這些老地名,南京市民海選出“十大遺憾消失老地名”,如唱經(jīng)樓、安樂寺、邀笛步、百貓坊、仁孝里、鳳凰臺、赤石磯……
六處非遺地名今年立碑
老地名被公認是南京的文化“名片”,是南京人的驕傲。為了保護老地名,今年南京市地名辦準備再將一批非遺老地名做成標識碑立于南京街頭?!澳壳耙延旋報蠢?、虎踞關、御道街、烏衣巷、朱雀橋、貢院街等20多個老地名設置了標識牌,今年內打算再增設6處,如龍江關、越城、冶城、水西門、柳樹灣、清溪?!毖饨榻B,臥碑式標牌上有簡圖和釋文,所有內容都采用中英文對照,屆時市民和游客行走在該條道路時,可以根據(jù)標牌細細品讀老地名的歷史文化。今年立碑的清溪、龍江關、越城、冶城、水西門、柳樹灣標識碑將分別設置在揚子江大道、外秦淮河旁、冶山道院、水西門賞心亭附近、藍旗街等地。
“每一個市民都應了解她背后的故事?!蹦暇┦行姓^(qū)劃與地名協(xié)會會長雍玉國介紹,今年老地名納入非遺十周年之際,現(xiàn)在起到年底,南京市地名辦將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包括老地名與古詩詞研討會、老地名區(qū)級申遺推介會、老地名書畫和攝影優(yōu)秀作品展等十項活動,幫助南京市民了解自己的城市,擁有對所在城市的幸福感。
“地名示范街”落址朝天宮街道
朝天宮地區(qū)是南京歷史上著名的老城區(qū),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典故集中,目前朝天宮街道內有豐富的老地名,包括朝天宮、冶山道院、七家灣、笪橋、鼎新橋、堂子街、評事街、倉巷等,朝天宮街道目前用各種形式來保護老地名,包括彩繪、雕塑、“地名文化墻”等,南京首個地名文化示范街區(qū)將坐落于此,集中展示南京老地名文化。同時,全市11個區(qū)也已經(jīng)啟動地名非遺申報。如江寧區(qū)的申報材料中,把未能進入首批100個非遺老地名的名單搶救出來進入?yún)^(qū)級非遺申遺名單,像江寧區(qū)楊柳村、陶吳鎮(zhèn)等。
通過道路、橋梁、社區(qū)的名稱,甚至舉辦詩詞歌賦朗誦會,只要能把城市文化傳承延續(xù)下去,留住老地名的方式幾乎被專家想破腦袋?!袄系孛c古詩詞這兩種中華文化的表達和流傳方式之間有怎樣的聯(lián)系?對地名保護工作有怎樣的啟示?”薛光介紹,8日上午,南京市地名協(xié)會與市詩詞學會將召集部分地名文化和古詩詞工作者,在胡家花園研究探討老地名與古詩詞的文化聯(lián)系,探討認識其中的規(guī)律,以期今后推進地名文化和詩詞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地名以詩歌而顯,詩歌因地名而彰。翻開文學史冊,許多帝王將相、詩詞大家和鄉(xiāng)土文人徜徉于秦淮河畔、桃葉渡頭,憑吊于鳳凰臺上、杏花村里,在他們的夢魂牽繞,淺斟低吟,慷慨放歌中,以十里秦淮為軸線的老城南地區(qū)生發(fā)出千秋不散的風雅氣韻?!鼻鼗蠢铣悄蠚v史文化研究會會長高安寧,在《從古典詩詞里流淌出來的秦淮老地名》一文中,用1.1萬字講述了秦淮、長干里、清溪、橫塘、烏衣巷、朱雀橋、長板橋、桃葉渡、杏花村、鳳凰臺、賞心亭11個老地名在詩歌和詞賦中的體現(xiàn),可見地名背后的城市文化歷史淵源。
(記者 董婉愉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