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網(wǎng)訊 昨天上午,美籍華人魯照寧及父母專程來到南京,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捐贈了陳納德信封、美國飛虎隊逃生絲巾地圖等100余件珍貴文物及史料,其中不少文物史料填補了抗館館藏的空白。魯照寧是南京人,他的姑奶奶魯美音曾是中國航空公司的空乘員,當年她所在的民航客機迫降后,她為救嬰兒不幸被日機掃射中彈身亡,犧牲時年僅26歲。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英烈碑上,魯美音是唯一的一名女航空英烈。
▲魯照寧展示美國飛虎隊逃生絲巾地圖。
英烈碑上唯一女烈士
南京是魯照寧的家鄉(xiāng)。他1964年出生于南京,16歲隨著父母移民美國。2000年,他讀到美國華裔女作家張純?nèi)绲摹赌暇┍┬校罕贿z忘的大屠殺》一書,深受觸動,開始搜集抗戰(zhàn)史料。到目前為止,魯照寧累計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獻了2000多件抗戰(zhàn)史料和實物。
2015年國家公祭日期間,魯照寧首次來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在英烈碑上找到了姑奶奶“魯美音”的名字?;孛绹螅ㄟ^各方途徑了解她的生平事跡。魯美音1914年出生在南京,曾就讀于南京金陵大學、北平燕京大學、協(xié)和醫(yī)學院護士科。1938年畢業(yè)后,她聽說云南芒市需要護士,毅然赴云南,參加醫(yī)站工作。
“1940年初中國航空公司在重慶招聘護士做空乘員,因為過去的飛機顛簸,空乘員需要有醫(yī)護經(jīng)驗。魯美音一考就被錄取了。”魯照寧告訴記者,1940年10月29日,魯美音所在的民航客機從重慶飛往昆明,在云南一帶遭到日本戰(zhàn)機襲擊。機長肯特緊急迫降,日機追著逃生者掃射。當時乘客里有一名嬰兒,就在魯美音快要離開機艙時,突然聽見嬰兒啼哭。她不顧危險折回去救人,不幸被日機掃射中彈身亡,年僅26歲。
“聽長輩們說起,她在執(zhí)行這趟飛行任務(wù)前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了身孕,遞交了辭職報告,不料報告被批準后她又接到了飛行任務(wù)。”魯照寧說,沒有想到,這成為她人生的最后一次飛行。魯美音是一位優(yōu)秀的女性,尤其熱愛文學,曾參加當時的文學刊物《西風》雜志社的征文,獲得第6名。魯美音犧牲后,《西風》雜志社為紀念她,還專門出版了征文集。
▲魯照寧先生的父母魯振國和王素英,兩位老人在英烈碑上尋找魯美音的名字。
珍貴資料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2016年12月3日,魯照寧再次來到南京抗館,祭掃姑奶奶魯美音。他回國后,與抗館的文史研究人員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與溝通,并不遺余力地幫助抗館征集文物史料。昨天,魯照寧向抗館捐贈了陳納德信封、援華美軍的徽章、美國飛虎隊逃生絲巾地圖、《美國陸軍航空隊必備手冊》以及二戰(zhàn)時期的雜志、宣傳卡、老照片等100余件珍貴文物及史料。
抗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文物及史料的背后還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其中一件DC-2飛機模型,是仿照魯美音犧牲時所乘的飛機制作。一本1942年發(fā)行的美國《生活雜志》,里面刊登了中國高射機槍成功擊落日本飛機的照片,這是抗館首次征集到的此類照片,同時在這本雜志里還有抗戰(zhàn)時期中國飛行員在美國接受培訓的照片。
記者看到,其中還有11張反戰(zhàn)宣傳卡片。據(jù)魯照寧介紹,美國費城口香糖公司于1938年至1939年期間共發(fā)行了兩套宣傳卡片,目的是為了讓民眾了解戰(zhàn)爭的黑暗,宣傳和平。此次捐贈的11張卡片發(fā)行年代都是1938年,其中一張編號為223的卡片上講述了中國飛機遠渡日本,進行“人道遠征”的故事。1938年5月19日至20日凌晨,中國空軍2架美制“馬丁”式轟炸機從武漢出發(fā),經(jīng)寧波加油后,飛至日本上空撒下百萬份反戰(zhàn)傳單,號召日本人民認清軍國主義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將給日本人民造成巨大危害。
魯照寧說,其中比較有意義的文物還有美國飛虎隊逃生絲巾地圖和一張實寄封。絲巾地圖是飛行員迫降時使用,還能當做繃帶。實寄封是中國航空協(xié)會美國總分會寄出的,號召幫助中國抗戰(zhàn)籌募航空捐款,捐機救國。
▲魯照寧向抗館捐贈了陳納德信封、美國飛虎隊逃生絲巾地圖等多件珍貴文物及史料。
從海外拍賣中自費競買
“這些文史資料對研究中國的抗日空戰(zhàn)史,以及美國等國家對中國抗日空戰(zhàn)的宣傳和援助具有重要的作用。”抗館工作人員表示,將對此次捐贈的藏品做進一步的考證和史料挖掘,并在今后的陳列展覽中逐一公開展示,讓更多市民有機會看到這些銘記歷史的證物。
記者了解到,自2004年起,魯照寧開始了抗戰(zhàn)史料搜集之路。他幾乎每天都在網(wǎng)絡(luò)上搜尋、競價抗戰(zhàn)史料,一次次嘗試不同的關(guān)鍵詞來篩選有價值的史料。網(wǎng)絡(luò)競拍成為他搜尋文物的主要渠道,他從海外網(wǎng)站上的拍賣中自費競買,整理歸納后捐獻給南京。
魯照寧表示,文物收集的過程是艱辛的。因為史料搜集不僅需要大量金錢支撐,更要花費許多精力。每一張照片、每一頁書信,他都要查找大量的文獻資料核對,并挖掘照片和書信背后的故事,還原歷史真相。這一堅持就是十余年,他已經(jīng)把競拍與搜集文物看成自己的使命與責任。“從2004年到現(xiàn)在,沒停下來過。我昨晚還競拍了幾件。”魯照寧表示,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想一直做下去。
▲這件DC-2飛機模型是仿照魯美音犧牲時所乘的飛機制作。
(記者 徐? 通訊員 程薇薇 高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