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揚州好人,就是要善待客人。”“十一”長假是對揚州市民文明素質(zhì)的一次“大考”。隨著長假的結(jié)束,“大考”成績?nèi)绾??記者昨天采訪發(fā)現(xiàn),在“大考”中,市民讓景讓路,展現(xiàn)了文明城市的形象。一聲問候,熱情指路,樹立市民文明形象
故事一:熱情指路,讓客人難忘
長假中,家住蘭苑小區(qū)的朱建國成了一名志愿者。每天上午忙完家務之后,老朱就來到瘦西湖附近,幫助游客指路。
“雖然事情不大,但可以幫人家一個大忙。”對于指路,老朱很有成就感。“長假期間,景區(qū)都是外地人,他們要找到本地人問路,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老朱告訴記者,問路也是一門學問,如果指點不清楚,那可是要幫倒忙的。老朱的秘訣就是隨身帶上紙和筆,在解釋不清楚時,畫一張地圖給人家,簡潔明了。
林道力是來自浙江永康的游客,他自己駕車來揚游玩。4日中午,當從瘦西湖南大門出來時,林道力想去高郵,可搞不清東南西北了。在老朱的幫忙下,他很快上了高速。“揚州人非常熱情,來了之后猶如到了家。以后,還要帶朋友來玩。”
故事二:真誠問候,讓客人舒心
小王在四望亭路開了一家飯店,“十一”期間游客成了飯店消費的主力。
“每一個游客來,我們的員工都要主動問候客人,幫他們拎東西。”小王說,有時客人較多,我們還專門辟出一塊等候區(qū),提供茶水、雜志,雖然收入有所減少,但客人都是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出門在外的人,都很焦急,所以一聲問候,一處等候區(qū),可以增加他們的耐心,讓他們不要著急,這樣做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小王說。
【專家評點】
市委黨校教授吳建華說,事情不大,點點滴滴,而正是這些小事,樹立起了揚州人文明的形象,他們經(jīng)常會被游客說起,從而傳播開來,其潛移默化的效果很大。
正如市委書記謝正義所言,一句真誠的問候、一次熱情的指路、一張純真的笑臉、一次誠信的交易,對于城市形象口口相傳的作用,絕不亞于任何形式的宣傳和推廣。
讓景讓路,步行外出,將方便留給客人
在9月中旬的第十個“公民道德宣傳日”先進典型座談會上,市委書記謝正義呼吁和提請廣大市民盡量步行、公交出行,少用機動車、電動車,把路面、把空間讓給客人,為客人提供盡可能多的方便和幫助。讓廣大游客切身感受到揚州人好、揚州好人多。
在長假中,不少市民身體力行,將景點讓給游人,將路面讓給客人。
故事一
改變計劃,讓景于游客
家住寶帶新村的鄭安陽酷愛旅游,“十一”長假因為父親的生日未能外出。原本準備游覽瘦西湖的她,在得知外來游客很多之后,她改變了計劃。
“我們是揚州本地人,隨便什么時候都可以拿著游園卡進瘦西湖玩,現(xiàn)在外來游客多,還是讓他們玩的開心。”鄭安陽說,在這樣的考慮之下,她聯(lián)系了幾個朋友,大家?guī)е⒆尤チ锁P凰島玩了一天。
鄭安陽告訴記者,也許對于解決游客擁堵解決不了問題,但畢竟有了一個開始。估計在以后的長假中,會有越來越多的游客將景點讓給外來旅游旅行者。
故事二:
步行出門,讓路于客人
讓景之外,更多的是讓路。“十一”長假期間,不少市民選擇步行出門。到菜場,到超市,還是去文昌樓,家住四季園的陳建華都靠兩條腿。“這時候,路比較擁擠,自己再開車出去,不是‘添堵’嘛。”陳建華戲稱,還是“11路”(兩條腿)比較實在,一個不給馬路添堵,二是可以鍛煉身體,唯一的不便就是要提前出門。“不過想想,堵在路上,跟提前出門花的時間也差不多。”
記者了解到,像鄭安陽和陳建華這樣讓景讓路的市民很多,他們選擇到附近的鄉(xiāng)村、農(nóng)家樂去游玩,將方便提供給了客人,展現(xiàn)了揚州市民良好的形象。
【專家評點】
市委黨校教授吳建華說,揚州是全國文明城市,把美景給客人,擴大的是旅游的總收入,留下的是對我們這座品質(zhì)城市的好印象,提升的是主人和客人的滿意度,最終,實現(xiàn)的是各方多贏的格局。
熱情留客,開放包容,以主人的姿態(tài)迎接客人
隨著揚州建設世界名城步伐的加快,城市國際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外來旅行旅游者、外來投資創(chuàng)業(yè)者也會越來越多。“在家不會迎賓客,出門方知少主人”,名城建設需要我們學會做好主人。需要我們有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和熱情有禮的舉止。
故事一
在家熱情迎來賓
“十一”期間,青島游客侯巖女士來揚州游玩,來到老城區(qū)埂子街水倉巷居民王元鳳的家中,免費入住“棲鳳會館”。
在家中,王元鳳向侯巖女士介紹自家庭院??吹嚼贤跫覊ι系膱D騰,侯巖女士感到揚州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能深入到當?shù)乩习傩盏纳钪腥ィw驗當?shù)仫L土人情,是一生中最具意義的一次旅行。
“外地人到揚州,人生地不熟,我們應該給他們溫暖。”王元鳳一句樸素的話,道出了揚州人的“主人意識”。
故事二
每天當免費講解員
朱平家住老城區(qū)安樂巷附近,每天都要到東關(guān)古渡,當免費講解員。“運河和揚州的淵源、鹽商和揚州的關(guān)系,以及揚州正在打造世界名城,這些都是我必講的內(nèi)容。”朱平說,他是一名新?lián)P州人,來揚州生活了10多年,已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為了講解不能出差錯,朱平還查閱了很多資料,特別是很多軼事和傳說。
“故事更能吸引人”,朱平說,外地人看了之后,記住的不是文字,而是這些故事,讓他們更能親近揚州。
【專家評點】
市委黨校教授吳建華說,我們都是城市的主人,每個人都應該盡自己所能,為我們城市出一份力。當主人需要我們有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向客人展示揚州人平和、向善、自信、文明的形象,這也是世界名城的應有之義。記者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