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wǎng)11月28日訊 今年恰逢孔子誕辰2565周年,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弘揚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香港孔教學院院長、世界儒商聯(lián)合會會長湯恩佳,捐獻了這尊高達3米的孔子像,還親自挑選揚州大學為孔子像“安家”。記者昨天獲悉,作為揚州首尊孔子像,一經(jīng)安放在揚大校園后,便引起中外學生的頂禮膜拜。甚至不少愛好中國文化的外國留學生驚呼:“神來了!”
走近“孔子”
3米高塑像現(xiàn)身揚大,青銅鑄造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1月26日,在揚州大學揚子津校區(qū)昭文館前,傳來一陣《論語》經(jīng)典篇章的誦讀聲。而伴隨著朗朗誦讀聲,一座巨人孔子吸引了記者的眼光。記者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這尊孔子銅像為站立式全身像,用青銅鑄造。據(jù)介紹,這尊孔子像凈高達3米,底座則有一塊高約2米的花崗巖,凈重約1噸。揚州大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捐贈人,該尊孔子銅像不僅刻有湯恩佳先生題寫的“孔子圣像”,背面還刻有湯恩佳先生題寫的《孔圣頌》。
“尼山日月,麟吐玉書,泱泱中華,降生孔子,啊,圣人啊,為無私的抱負,為大同的理想,周游列國去傳播,去宣揚,受盡苦難,在陳絕糧,四書五經(jīng),六藝八德,仁者愛人,環(huán)球名揚。”今年80歲的湯恩佳告訴記者,捐贈孔子像旨在弘揚儒家文化,讓更多的師生以圣人為榜樣,接受孔子教誨,進而培養(yǎng)愛祖國、愛民族的情感,以及為人處世的道德倫理觀念,做一個既有科學文化知識,又有高尚品德的青年人。對此,揚州大學校長焦新安教授表示,希望廣大師生能夠汲取孔子思想精華,立德修身,傳承孔子教育思想,弘揚傳統(tǒng)文化精神,弘道樹人,勇于追夢。
走近捐贈人
捐贈人親自挑選地點
雖然湯恩佳老先生已是八旬老人,但此前仍然親自從香港來到揚州大學,親自挑選安放孔子銅像的地點。據(jù)了解,湯恩佳最后決定把孔子銅像安放在揚大昭文館之前。“捐贈孔子銅像,旨在為廣大師生豎起萬世師表的豐碑,弘揚儒家文化,讓廣大師生可以經(jīng)常瞻仰孔子圣容,尋找2560多年前孔子的智慧,永記孔子所提倡的至理名言,以圣人為榜樣,進而培養(yǎng)愛祖國、愛民族的情感,做一個既有科學文化知識、又有高尚品德的優(yōu)秀人才。”湯恩佳曾在孔子銅鑄像前激動地表示。
揚大法學院學生阮瑩瑩興奮地告訴記者,終于和心中仰慕已久的湯恩佳先生合了照,“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榮幸,而且通過孔子像的揭幕儀式,我進一步了解了孔子及儒家思想。”阮瑩瑩說,孔子像的到來,讓整個揚大校園都在閃閃發(fā)光,這是每一個揚大學子的驕傲。
“今年是孔子誕辰2565周年,揚大在這特殊的日子里舉行孔子銅像的揭幕儀式,不僅是追思先賢,更要見賢思齊。”揚大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此舉能讓揚大學子感受到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思想,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者,能用一己之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捐贈者檔案:湯恩佳生于1934年,廣東佛山市人,15歲離鄉(xiāng)到香港謀生,在香港打拼多年,被稱為香港的“染料大王”。湯恩佳自幼尊孔,五十多年來致力于弘揚孔子儒家思想。作為世界十大儒商之一,湯恩佳對中國數(shù)十個省市的孔廟及儒學研究團體捐資逾3億元,捐贈世界各地孔子銅像400余尊。
走近揚大學生
外國留學生直言特“神圣”
“全世界都有孔子學院,我很喜歡孔子學院。”旅烹院一名韓國留學生拿著手機連連拍照,“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高的孔子,一定要傳給我在韓國的小伙伴們看一看,讓他們也禮拜一下圣人。留學生還告訴記者,孔子學院布局全球,了解中國的海外學生越來越多,因愛好儒學,慕名來到中國留學的海外學生也越來越多,自己就是其中一位,今天在校園里能看到孔子像,很激動,同時也覺得特別神圣。
記者看到,孔子像的亮相不僅吸引了中國學生,很多外國留學生也紛紛拍照留念。“對于孔子而言,行勝于言,知其不可而為之。在我心中,孔子不但是個哲學家、智者和思想家,同時也像神一樣的存在。”“孔子是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孔子的精神是永存的,孔子雖然早已死去,但是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仍然活在當下。”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不少留學生都知道孔子并表示對儒家文化很有興趣。 見習記者 吳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