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胡成
人們對于春姑娘的思念之情,就像梁朝偉唱的那樣:一天一點愛戀,一夜一點思念。感覺她來了,可惜我們只知道她在路上,卻看不清她那緋紅的臉。
看不清,有兩個原因:一是最近的氣溫還是迷迷糊糊地在游走,導致春姑娘一直在觀望,很多時候只能原地踏步;二是層層疊疊的霧霾把春姑娘給包裹住了,明明就站在眼前,伸手卻觸碰不到她。
這幾天,日最高氣溫都有點春天的感覺了。昨天,市區(qū)最高氣溫14℃左右。不過我們可不能只看這個最高值,還得看看平均值、最低值。氣象學上,一個地方的日平均氣溫連續(xù)5日穩(wěn)定高于10℃才算入春。拿昨天市區(qū)的整點實況氣溫來說,大部分時候還在10℃以下。所以說,不是春姑娘太嬌羞,而是冬天過于眷戀舍不得放手。
不過,這時節(jié)的氣溫并不是“穩(wěn)扎穩(wěn)打”的,也許頭一天還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第二天一早打開窗你就得驚呼起來,因為眼前已經是“花繁袞袞壓枝低”了。所以有人說,春天總是一夜南風刮來的。
今天,這話就被驗證了。今天,晴轉多云,南風3—4級,最低氣溫3—4℃,最高氣溫16—17℃。別太戀南風,因為今晨局部地區(qū)有霧。還是請東北風出面,把霧霾刮散。
昨天,仍受靜穩(wěn)天氣形勢控制的華北和黃淮北部等地有輕度到中度霾,河北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qū)有重度霾。
江蘇大地也在其中。受前夜北方一股南下弱冷空氣及大霧影響,自昨天凌晨2時起,我省多數測點PM2.5濃度迅速升高,截至上午8時,沿江以北及常州、鎮(zhèn)江等9市AQI小時指數超過200。隨著午后升溫,空氣污染略有好轉。
談霾色變,但又不得不談。這里有兩個好消息,一個短期的,一個長期的。
短期的:中央氣象臺預報,11日下午受南下冷空氣影響,上述地區(qū)北風增大,霾將自北向南減弱或消散。
長期的:空氣治理成“兩會”焦點,不過這條路還需要我們共同走一段時間。
那么,治霾,到底是一個環(huán)保問題,還是一個氣象問題?中國科學院氣象學博士后李汀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可以把霾的產生,大致歸結為兩個原因:第一是空氣的持續(xù)性臟;第二是空氣的間歇性懶。
空氣的臟,是個環(huán)保問題。由于大氣污染物的過量排放和揚塵揚沙等,空氣中懸浮著的顆粒物,遠遠超出了空氣本身的自凈化能力,比如二氧化硫、氮氫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其中還包含細顆粒物PM2.5和超細顆粒物PM1.0-PM0.1等)。這些“臟東西”飄浮在空中揮之不去,就會形成霾。
空氣的懶,是個氣象問題?,F如今大氣污染物天天都在排放,經常都過量排放,但霧霾并不是天天都有。這是因為它還有另一個輔助性因素,那就是空氣會時不時地犯懶。
一般來說,空氣還是比較活潑好動的,水平方向上要吹風,垂直方向上要對流。污染物排放出來以后,就可以隨風飄散掉,或者隨對流擴散掉。但是,空氣也會有情緒低落、狀態(tài)消沉的時候,比如說“靜穩(wěn)天氣”形成,城市里風不吹草不動,任由污染物把持;又或者“逆溫層”形成,城市上空就像被蓋上了一層棉被,污染物擴散不出去,新鮮空氣也進不來。
治霾,我們期待,更需要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