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1月3日訊 (記者 朱國操 通訊員 宋紅玲) “我市工業(yè)生產總體平穩(wěn),服務業(yè)發(fā)展勢頭向好,農業(yè)生產形勢較好。”日前,市統(tǒng)計局高級統(tǒng)計師謝陳祥總結我市前三季度各項經濟指標時說。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卻落后于蘇北其他城市,周邊競爭壓力加大。
喜:居民可支配收入超13000元
前三季度,全市農業(yè)生產形勢良好,農林牧漁業(yè)增加值174.26億元,增長3.5%,居全省第2位。同時,夏糧實現(xiàn)豐產,總產142.89萬噸,比上年增加5.03萬噸,增長3.7%,這為農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貢獻。
據統(tǒng)計,前三季度,全市居民錢袋子越來越鼓,人均可支配收入13502元,增長10.9%,居全省第2位,比全市GDP增速高0.7個百分點。分城鄉(xiāng)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19元,增長10.3%,居全省第2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5元,增長12.3%,居全省第2位。
居民收入的增加也對全市的消費品市場帶來利好,“前三季度,我市住宿餐飲業(yè)消費趨于好轉。”謝陳祥說,1至9月份,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29.57億元,增長13.0%,增速較一季度快0.3個百分點,較上半年快0.1個百分點。
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蘇北落后
“進入三季度,我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wěn),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qū)間。”市統(tǒng)計局副局長劉軍說,但是受到需求不足、主動調控等多重因素影響,加上改革措施充分見效還需要一個過程,“四季度全市經濟運行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前三季度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與蘇北其他城市相比,仍處于落后位置。“除工業(yè)用電增速在蘇北五市居第1位,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額、居民收入居蘇北第2位外,其余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在第3至第5位,位置靠后。”劉軍說,我們面臨的周邊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