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南京貼膜哥月入兩萬的消息在網(wǎng)絡上走紅,不少網(wǎng)友看后紛紛表示要辭職貼膜去。事實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我們淮安,也有那么幾個不起眼的職業(yè)卻拿著讓人咂舌的工資。
□晚報記者 肖秀麗
靠賣麻辣燙 買了2套房
年輕人大多喜歡吃麻辣燙,一整串的蔬菜擱在水里涮一會,吃到嘴里,熱乎乎的,還很有味道。而漣水人小馬正是靠著賣麻辣燙在市區(qū)買了1套住宅,外加市區(qū)核心地段的一個門面房。
小馬出生于1986年,中學畢業(yè)后,沒有考上大學的他開過網(wǎng)吧、打過工,直到2007年左右,他才開始干起賣麻辣燙的生意。剛開始時,小馬推著一輛車,在車上裝上煤氣罐,擺攤賣麻辣燙,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掙個四五十元,后來隨著資金積累的多了,小馬也找了女朋友,兩個人就計劃租個門面開店。2008年,小馬和女朋友在豐登路租下了一間三十幾平方米的店面,開了一家“重慶麻辣燙”。因為種類豐富,口味又好,小馬的麻辣燙店受到人們的追捧,每天都爆滿。2011年小馬跟女朋友結(jié)婚了,用開店攢的錢在萬達附近買了一套新房子,而今年兩人又在水渡口附近買了一套門面房。小馬說,生意好的時候每個月有7、8千的收入甚至上萬,店里每天光汽水都要賣到兩大框。
雖說賣麻辣燙收入不錯,但是小馬也認為這是一個辛苦活,每天晚上要忙到十點多,洗菜、扎菜,還要考慮菜品的種類和賣相,而晚上送走客人之后把店面打掃干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小吃行業(yè)利潤較高,但是現(xiàn)在小吃行業(yè)也很辛苦,一般的年輕人也不愿意干,而且競爭激烈,倒掉的小吃店也多,所以哪個行業(yè)賺錢都不易。”小馬對記者說。
貼墻紙 夫婦年入20萬
如今,隨著裝修水平的提高,在家里貼墻紙也越來越普遍。有這么一對來自沭陽的夫婦,他們專職貼墻紙,一年的收入竟高達20萬。
市民徐小姐最近忙著裝修,為了美化屋子,徐小姐打算在臥室、客廳、書房等墻壁上貼上墻紙,花錢買了墻紙和貼墻紙的膠后,徐小姐發(fā)現(xiàn),找人貼墻紙還需要一筆花費,100平米的墻面大概要花800-1000元。而給徐小姐貼墻紙的就是來自沭陽的張先生夫婦。
張先生今年47歲,他跟妻子干這一行已經(jīng)有3年多的時間,張先生說裝修旺季的時候,一天就要貼一戶人家,收入在1000元左右,有時候會更多,算下來,夫妻倆一年的收入在20萬左右。貼墻紙的時候,夫妻倆分工合作,張先生是主力,妻子打下手幫忙遞遞東西等。“看上去很簡單,但是一天下來往往胳膊都抬不起來了,而且貼墻紙也是一門技術活,要看不出接口,又不會起皮,那樣顧客才能滿意。”張先生對記者說。
業(yè)余時間擺攤貼膜 一月也掙3000多
南京貼膜哥月入兩萬的消息發(fā)布后,在大學城擺攤貼膜的小劉并沒懷疑報道的真實性。他說,自己只在晚上出來擺攤3個小時,一個月也能賺到兩三千塊,“如果是在南京那樣的人流量大的城市,一個月賺2萬應該也是可能的。”
小劉大學畢業(yè)后在一家建筑企業(yè)做會計,今年上半年,他看到有人在大學城的地攤上擺攤貼膜,就有了擺攤的想法。“貼膜不復雜,多學學就會了,成本也低。”小劉回憶說。
有了這個打算后,按照網(wǎng)上的說法,小劉在家練習了幾天貼膜,覺得自己的水平夠擺攤時小劉就出攤了。除了貼膜之外,小劉還自己動手制作了一批手機的外殼,價格不等。而就貼膜來說,貼一張普通的膜要價10元錢,但是成本才六七毛錢,一天下來,只要貼個10臺手機就能賺到九十幾元錢,再加上賣手機殼、耳機、手機掛件等的收入,“好的時候月入3000元,壓力不大。”小劉對記者說。
如果說,擺攤貼膜成本低,收入高,那最大的辛苦就是要在室外,晚上的燈光也不好,“貼膜的時候有點費勁”,一旦趕上刮風下雨就更遭罪了。
10平方米美甲店 每天營業(yè)額超千元
如今,女孩們都喜歡在指甲上做文章。手指甲、腳趾甲都涂得花花綠綠的,有的還鑲上了鉆,做出了花紋,這也火了大街小巷的美甲店。
在承德南路上有一家不足十平方米的美甲店,市民王小姐經(jīng)常跟閨蜜一起光顧,自己一雙手做蔻丹甲油膠,要花費88元,和朋友兩個人一起做就要176元,王小姐不禁想問,小小的美甲店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這家店是一對年輕的姐妹開的,按照夏季高峰期來說,平均一天的營業(yè)額在800元左右,好的時候還能過千。那么美甲店的成本高不高呢?曾經(jīng)在西大街開美甲店的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說,一瓶中等偏上的甲油膠批發(fā)價格在20塊錢左右,而10ML的甲油膠大概能涂20-30雙手,也就是說,甲油膠一項,大概僅需要花費1元錢,當然了,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洗甲水、底油、快干水以及烘干等的成本。但是不論怎么計算,除去人工費,成本應該也就幾塊錢。“不過,美甲是個技術活也是個功夫活,要涂得細致、均勻又美觀才能得到顧客的認可,生意好的美甲店一個月收入1萬元應該不難。”這位業(yè)內(nèi)人士對記者說。
忙碌的造型師 月入萬余元
如今,淮安的美發(fā)行業(yè)日益興隆,大大小小的理發(fā)店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在市區(qū)的大街小巷。而美發(fā)、燙發(fā)的費用也一路水漲船高。正如市民劉小姐所說,“大一點的理發(fā)店,理發(fā)、燙發(fā)再加染發(fā),1000塊錢就沒了。”高昂的美發(fā)費用成就了理發(fā)店的暴利和理發(fā)師的高昂工資。
今年21歲的小曲在市區(qū)一家較大的理發(fā)店做洗頭工,他平時的工作就是幫造型師打打下手,比如,給客人洗頭,上顏色,或者吹頭發(fā)等。小曲說自己一個月的工資在3000元左右,而店里的造型師月收入都在七八千元,好一點的能過萬。小曲的這一說法得到了造型師小池的認同。小池出生于1986年,如今他身穿名牌,用著蘋果的手機還拿自己的ipad給顧客上網(wǎng)用,儼然一個“高富帥”。雖然工資高,但是小池說,工作也挺辛苦,早上八點多上班后,有時候要忙到晚上十點多,而一個月最多也就能休息2天。造型師的工資為什么這么高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內(nèi)部人士舉例說,一些理發(fā)店在給顧客燙發(fā)時會推薦一些特殊的洗發(fā)用品,價格在100元左右,但是成本還不到十塊錢,而同樣的,染個頭發(fā)要價488元,成本也不足幾十元,燙發(fā)的價格更是離譜,所以,美發(fā)行業(yè)的暴利早就不是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