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犁新雨破春耕。
連日來,溫州各地紛紛開啟春耕生產模式,爭分奪秒搶抓農時,換來早稻秧苗的生機盎然。
市領導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戶們親切交流,實地察看水稻長勢,調研指導春耕備耕工作。
——這些場景,意味著溫州糧食生產“第一仗”已全面打響,新的豐收正在土中孕育。
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全市小麥在田2.07萬畝,油菜在田16.15萬畝,總體長勢良好。春季糧食已播種15.49萬畝,同比增加1.08萬畝,早稻已育秧13.36萬畝,計劃播種33.33萬畝。
一年之計在于春,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在今年格外高漲。
“時間緊任務重,春耕就要趁早!”這些天,平陽縣昆陽鎮(zhèn)上林垟村的種糧大戶伍思樹終于完成了翻耕、播種,開始馬不停蹄地插秧。縱橫阡陌間,插秧機來回運作,留下一行行挺立泥中的秧苗,泛著片片綠意。
向北看,永嘉縣甌北街道的天潤都市田園里,一處長土坡向兩面延展,一側油菜一側小麥,猶如黃綠相間的巨大調色盤?!敖衲陥@區(qū)糧油作物長勢不錯,現(xiàn)種植有油菜300多畝,小麥600多畝?!庇兰慰h農業(yè)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周建武笑著說。
恒溫催芽室里育秧苗、田間地頭機器翻耕、無人機巡電保春耕……新質生產力也在此番春耕生產中“唱”起了主角?!昂銣卮哐渴遥坏俣瓤?,芽也出得更齊更壯實。”在瑞安市馬嶼鎮(zhèn)的種植大戶李存賢身前,幾條全自動水稻育秧流水線“火力全開”。
春回大地,農民積極投身種糧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一就是“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
上月,隨著全市糧食生產暨春耕春管“五送”現(xiàn)場會的召開,我市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全面壓實——分解落實播種面積170萬畝、產量13.9億斤的糧食生產任務,要求各地于4月上旬前落實到鄉(xiāng)鎮(zhèn)、到村、到戶、到地塊。
在此背景下,一攬子政策舉措被排上日程,讓農民看到了“種糧有錢掙、能得利”的盼頭。如市本級層面,正在謀劃出臺《關于切實抓好2024年糧油生產保供工作的通知》,擬安排220萬元用于市區(qū)規(guī)模種糧補貼。
另一則利好消息是,我市在推動水稻完全成本保險覆蓋面積90萬畝的基礎上,擬新增“受災糧分等訂單補助”。這于農戶而言意味著“兜底”:因臺風等自然災害天氣導致質量下降、達不到儲備標準的糧食,都將得到一定比例的訂單補助。
各地也同樣招數(shù)盡出,在延續(xù)2023年種糧補助政策的基礎上,加碼補貼。以蒼南為例,新增規(guī)模早稻種植補貼標準達200元/畝,較去年提高了50元/畝。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叭f事俱備”的溫州,正煥發(fā)不負農時不負春的朝氣——
一只手,挖掘土地增產潛力。
推進拋荒耕地和冬閑田“兩項整治”攻堅行動,全市拋荒耕地整治任務1.5萬畝,已完成1.23萬畝,完成率81.33%;冬春季農田翻耕計劃面積74.2萬畝,已翻耕53.69萬畝,進度72.3%。
另一只手,抓農資技術保障。
全市已備種202.6萬公斤,儲備應急農藥59噸,化肥可供使用3.7萬噸;已培訓機手、修理工189人次,檢修農機具1085臺(套),投入拖拉機285臺、育秧流水線103條、秧盤197萬只。
市農業(yè)農村局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春耕的發(fā)力,意味著全年糧食等重要農產品自我供給的供應鏈有保障。這不單是農民的事,還需要政府及全社會的配合支持。
正如眼下,“三聯(lián)三送三落實”活動如火如荼,春耕備管專家服務隊已陸續(xù)下沉各地開展巡回指導服務,實現(xiàn)了市級專家對1000畝以上承包戶的技術服務全覆蓋。
記者手記
下好春耕備耕“先手棋”
春耕備耕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首戰(zhàn)”。搶農時、早動手,下好春耕備耕“先手棋”,就等于掌握了贏得全年糧食生產和農業(yè)豐收的主動權,能讓農戶更有底氣、更有奔頭。
一年好景在春耕,春耕備耕要把好“三道關”——把好責任關,壓緊壓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形成爭先創(chuàng)優(yōu)良好氛圍;把好技術關,堅定走好規(guī)模化、機械化、科技化之路,聚焦重要農事開展集中服務活動,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把好保護關,加快推進復耕復種,積極引導土地流轉,促進良田集聚,繪就一年好“豐”景。(記者 葉凝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