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聞濤路上的最美跑道嗎?最近,它又多了個“小姐妹”,3.6公里長,也是一條雙色慢行道。
這條3.6公里的慢行道,西起濱江公園錢江龍位置,東到七甲閘左岸(三橋東面),屬于標準堤塘西興段(錢塘江邊的錢江龍雕塑到七甲河)路面提升工程的一項改造內(nèi)容。
這項改造工程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最近彩色瀝青剛剛鋪好。完工后,3.6公里的江堤被綠化帶“劈”成兩半,靠近錢塘江的一半依舊是黑色瀝青路面;南側(cè)的另一半是雙色慢行道,鋪著藍色瀝青的是跑道,鋪著紅色瀝青的是自行車道,每條道的寬度3米左右。
負責施工的是濱和環(huán)境建設集團,市政工程部來士林工程師說,這一段堤岸北面是錢塘江,南面是草坪,選南側(cè)路面做慢行道是經(jīng)過慎重考慮的。
靠江的一半鋪黑色瀝青,平常也是用來步行,萬一堤岸出現(xiàn)危險就變成應急通道,搶險車輛可以直接開上黑色瀝青路面把物資運送到江邊;靠草坪一側(cè)做慢行道,對市民來說離江遠一些,相對安全一些。
為什么這里沒有選聞濤路跑道上的塑膠材料?
來工說,瀝青材料也有其獨特優(yōu)勢,比如施工便捷快速、易保潔、防滑、整體效果好等,但顏色跟聞濤路上的慢行系統(tǒng)基本保持一致。
鋪彩色瀝青前后花了4天時間,比較費時的是前期做的一些“貼心工程”。比如,堤塘和草坪之間,原來是一條60厘米寬的排水溝,晚上散步的市民一不留神就會滑進水溝,這次改造,用水管替代了排水溝,水管上部做了收水口,上面再蓋上滲水的砂石、薄薄的草皮,排水管被“偽裝”成了草坪的樣子,美觀又安全。
“慢行道的東、西兩頭和中間,都有一條上堤的人行道,我們鋪成了1.5米寬的紅色瀝青路!”來工說,為了防止機動車開上雙色慢行道,在人行道上堤口還設置了可伸縮的路障,平常升起來阻擋機動車,需要搶險的時候就縮回地面、讓搶險車輛通行。
來工說,彩色瀝青路面剛剛完工,還處于保養(yǎng)階段,但行人和非機動車輛已經(jīng)可以上去了。所以,等雨停了,大家就可以去散步慢跑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