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三(前排左五)和美國飛行員等在白宮前合影
營救杜立特主題展
在臨安降落的 1號機機組成員
墜落在浙皖交界西天目山豪天關的1號機殘骸
9月2日,在天目山下盛村畈的一塊農地旁、昔日美機轟炸日本的“長機”指揮官杜立特落地敲窗的農舍里,“營救杜立特主題展”建成開放。展覽中一架仿制的美B-25轟炸機和三塊戰(zhàn)機殘骸碎片,掀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把人們的思緒又拽回到83年前中美聯(lián)合抗日的那段烽火歲月。
1942年4月18日,“珍珠港事件”后,美國部署實施轟炸日本行動。為確保戰(zhàn)機平安返航,美方?jīng)Q定與中國結盟聯(lián)合抗日,完成轟炸任務后的戰(zhàn)機將在衢州機場著陸。
然而,轟炸行動卻出師不利。美方意圖早早被日軍識破,轟炸行動在倉促間提前進行。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機隊完成轟炸“凱旋”返航的途中,遭遇了惡劣天氣,再加上行動倉促,未來得及與衢州機場“打招呼”,致使參與行動的16架轟炸機悉數(shù)與地面失聯(lián),被迫選擇迫降或棄機跳傘。
危急關頭,“盟方”中國的官兵和百姓提供了硬核支持。除一架飛機前往蘇聯(lián),3人身亡、8人被日軍俘虜外,其余64名美國官兵均在中國境內獲救。
一句“how do you do!”,美國大兵眼亮了
跳傘官兵中,長機(1號機)上的5人降落在臨安境內,他們是:美陸軍航空兵中校杜立特、副駕駛員科爾、領航員波特、投彈手布雷默、射擊手倫納德。
杜立特降落在天目山鎮(zhèn)白鶴村盛村畈的農田中,在一個磨房(水碓)里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滿身泥漿的杜立特行走在田壟上,被浙西行署的哨兵發(fā)現(xiàn)(注:浙西行署為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浙江省政府所在地,領導浙西23個縣市的對敵斗爭)。
科爾降落在距杜立特降落點6公里的太湖源鎮(zhèn)射干村,被村里的保長(村長)送到了浙西行署。
波特和布雷默降落在太湖源鎮(zhèn)碧淙村,被村民“押到”了吳家祠堂,“遇到”了略通“洋文”的村小學教師朱學三。正是朱學三一句夾生的“how do you do!”(你好),讓兩個美國大兵看到了生的希望,也為朱學三帶來了50年后赴美“受謝”的榮耀。
通過簡短的對話,村民了解到,從天而降的兩人是轟炸日本的美國士兵,是中國的“盟友”。大家立即給“外賓”松綁,被朱學三帶到家里,飯菜招待。老鄉(xiāng)們聽聞朱學三家來了兩個轟炸日本的美國英雄,都紛紛來打煙敬茶。第一次用筷子,飯菜總夾不到嘴里,兩位美國大兵的滑稽“表演”,逗樂了圍觀的群眾,后來還是朱學三的母親為他們煮了一鍋雞蛋才解了“圍”。
就在大家送波特和布雷默往浙西行署的途中,遇見了在山間“打轉轉”的倫納德,三人一起被送往浙西行署。當先期抵達浙西行署的杜立特和科爾看見同機的戰(zhàn)友,五個絕境逢生的美國“老鄉(xiāng)”喜極而擁。至此,1號機上的五名飛行員,歷經(jīng)曲折驚險,在臨安百姓的營救下平安團聚。吃過中飯,五名飛行員高高興興地與“恩人”合影留念。
臨別時,五位飛行員分別在朱學三的筆記本上留下了名字和通訊地址,布雷默和波特還把各自的太陽鏡和鉑合金腕章送給朱學三。隨著吉普車引擎聲的漸行漸遠,五位飛行員帶著浙西人民的深情厚誼,告別了天目山。
50年后赴美受謝,收獲英雄般的禮遇
天目山下的這一別,轉眼過了半個世紀。
1992年,美國隆重舉行杜立特機隊轟炸日本50周年紀念日,高規(guī)格邀請昔日中國“恩人”赴美與飛行員相聚。
是年3月13日,被新聞界稱為“中國五老人訪美”的外交盛事被聚焦在鎂光燈下?!拔謇先恕睘椋号R安的朱學三、遂昌的劉芳橋、臺州的陳慎言、嘉興的曾健培、三門的趙小寶。
朱學三的孫子朱立軍披露了爺爺訪美期間的諸多細節(jié):
“五老人”在美的“深度游”共持續(xù)了22天。游歷了3個州5個市。出席了七次接待活動、兩次記者招待會。平生第一次踏進白宮、五角大樓和國會大廈。時任美國總統(tǒng)布什專門寫信祝賀,向“保護過我們墜落的飛行員的中國公民致以特別的問候”,還贈送了簽名照片和白宮畫冊;時任副總統(tǒng)奎爾、國防部長切尼親切接見了代表團;明尼蘇達州和羅切斯特市均授予“五老人”榮譽市民稱號,當?shù)馗鹘缰驹刚呓恿Α白择{”全程接送五位老人。甚至還有市民給中國餐館送鯽魚給“五老人”加餐……
在美期間,“五老人”收獲了英雄般的禮遇。美聯(lián)社、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華盛頓郵報》《人民日報》《參考消息》等媒體都在重要時段和版面作了重磅報道?!拔謇先恕钡脑L美,成為“乒乓外交”之后,中美外交史上的又一段佳話。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美期間,盡管受到了“高禮遇”接待,但朱學三依然“借題發(fā)揮”亮出了中國人民的“和平發(fā)展觀”。在即將告別美國的記者招待會上,朱學三說:“今天我們被邀來貴國參加紀念活動,有很大的意義,我想它的目的就在于我們要記住這個歷史教訓,不要再犯戰(zhàn)爭的錯誤!”
盛村畈長出國際合作新故事
83年風云激蕩,當年杜立特著陸的盛村畈的草樹綠了又黃,從烽火歲月中穿云破霧的天目山早已換了人間。
在白鶴村的村口,口袋公園“天目來鶴”繽紛落成,藻天線裝扮一新,迎接即將前來參加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大會的各國來賓。在天目山期間,各國來賓將圍繞“世界生物圈”計劃如何推動自然保護與經(jīng)濟社會文化發(fā)展“攜手進”的核心議題,碰撞思想、分享觀點、交流互鑒,讓全球分享美麗中國的“綠色密碼”,為《杭州宣言》推動全球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凝聚共識,向新出發(fā),讓世界各地的“綠水青山”在20年“中國經(jīng)驗”的啟示下,滋養(yǎng)出更多的“金山銀山”。
隨著這個十年一度的全球生態(tài)盛會的召開,在天目山,一段“結盟”合作往事正在歷史的煙云中漸行漸遠,一個致力于打造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結伴”合作新故事正在唱響中國的新時代、世界的好聲音。以人為中心的人道主義世界觀,將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澆灌下,綻放出愈加璀璨奪目的光芒。
浮玉依然佳山水,天目已然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