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13日訊 找一塊空地,劃幾條白線就成了“倒樁”訓練場地;“普桑”車的副駕駛位增設了一套副剎車裝置,搖身變作教練車;車牌都沒有的報廢車輛,也從事起了駕駛培訓……
今年以來,運政部門對駕培行業(yè)的管理日益趨嚴。但在一些農村、城郊地區(qū),個別教練、駕校仍然利用“潛規(guī)則”牟取非法利益,沖擊駕培市場的正常秩序。
高架橋下、山道非法練車
5月中旬,鄞州區(qū)運管所根據(jù)群眾舉報,在繞城高速公路五鄉(xiāng)一處高架橋下,查到一處“黑場地”,當時幾名學員正在練習移庫,教練員卻不見蹤影。
鄞州山多,有些教練把學員拉到偏僻的山道中練車,實在危險。4月底,鄞州運管所在四明山大雷至毛岙路段,查到一輛教練車違規(guī)教學。這段多急彎的雙向二車道山路是非教學路段,不允許學員駕駛教練車行駛。
據(jù)悉,最近4個月,鄞州運管共查處各類駕培違章90起,整治“黑駕校”、“黑場地”11處。
今年年初,慈溪運管所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掌起鎮(zhèn)葉家村一所駕校培訓主場地“面目全非”:移庫培訓設施、場地標志標線都沒了,場地上堆滿沙泥、石子等建筑材料,正忙著蓋六間廠房,連駕校培訓的教室也給拆了。運管部門立即約談該校法定代表人,要求停止違法行為,限時改正。
沒想到駕校對此置若罔聞,至4月底也未作出改正。近日,慈溪運管所根據(jù)《浙江省道路運輸條例》相關規(guī)定,對該駕校作出限期整改、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教得好不好,學員來評判”
今年2月起,奉化運管所下發(fā)規(guī)定,轄區(qū)8所駕校,將運管所制作的調查問卷,發(fā)放到每位通考合格并取得駕駛證的學員手中,由學員親筆填寫完后,每月統(tǒng)一上交至運管所。這項新舉措實施兩個多月來,強化了對駕培行業(yè)的監(jiān)管。
記者獲悉,市運管處近期根據(jù)省運管局統(tǒng)一部署,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駕培機構專項整治行動。整治重點有三方面:一是駕培機構經營行為,包括駕培機構是否存在亂設報名點行為,培訓機構是否存在“以包代管”、“只收錢不管理”的經營行為;二是駕培機構收費行為,是否存在收費不開票(如代收補考費和場地訓練費)、違規(guī)收取押金以及其他搭車收費行為;三是教練員的教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