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市場一片寂靜。
突然間,刺耳的警報聲響起,劃破夜空。同時一個黑影從市場一樓的頂棚躥出,四下張望,似乎不知往何處去。而不遠處,閃著警燈的警車正飛馳而來。
這下黑影跑不掉了吧?可誰也想沒到,黑影煞是靈活,從頂棚往上一跳,爬到旁邊的梧桐樹上,再從梧桐樹一躍而下,“飛”到另一邊兩層樓高的民房,跟民警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眼看無路可逃后,黑影又一路返回,整整折騰了3個多小時,才終于束手就擒。
昨天,寧海躍龍派出所的民警就說起了這事。已向檢察院提請逮捕盜竊嫌疑人蒼某。
第一幕:手機報警
時間:凌晨2點
52歲的蔣師傅是寧海人,家就住在北大路附近。四五年前,他在水角凌路的市場里開了一家金店。
蔣師傅很是謹慎,不僅在店里安裝了監(jiān)控,還安裝了ck報警器。前兩天,報警器響了。
4月21日凌晨2點左右,睡夢中的蔣師傅被急促的電話聲給吵醒。瞇瞪著眼瞄了眼手機,他瞬間整個人都精神起來——手機顯示,店里的報警器響了。
莫非進賊了?蔣師傅趕緊起身打開電腦,遠程查看店里監(jiān)控。果不其然,監(jiān)控顯示有賊進入,正在偷柜臺里的東西。
來不及多想,蔣師傅抓上手機奪門而出,邊跑邊報警。
還好家里離店不遠,沒幾分鐘,氣喘吁吁的蔣師傅便跑到了市場??纱蟀胍沟?,市場大門緊閉,他只能站在大門口等民警來想辦法,又打電話叫了幾個親友來幫忙。
不一會兒,遠處傳來警笛聲。趕來的是躍龍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應(yīng)警官。
第二幕:棚頂僵持
時間:凌晨3點半
蔣師傅和幾位朋友守在市場門口,手里抓著木棍和手電筒。“抓小偷啊!”看到民警下車,蔣師傅急得大喊。
這下驚動了蟊賊。朦朦朧朧的夜色中,一名黑影從市場里躥出,爬到了市場頂部西側(cè)的鋼棚上。
蔣師傅趕緊拿手電筒一照,大概有了數(shù)。應(yīng)該是名男子,不高,一米六五左右,身形瘦小。
黑影突然發(fā)動,在鋼棚頂上拔腿就跑。而市場只有一層樓高,周邊都是民房,怕男子跑了,大家趕緊分散開來占據(jù)四個角。
“我是躍龍派出所民警,你已經(jīng)被包圍了。”占據(jù)有利地形后,應(yīng)警官開始喊話。可不管他怎么勸說,男子就是油鹽不進,毫不理會。
接下來的一幕,就像貓捉老鼠一樣,男子在鋼棚上是東奔西跑,打定主意不下來。
雖說只有一層樓高,畢竟還是有危險的。應(yīng)警官怕強行爬上頂棚抓人,男子很有可能狗急跳墻跌落造成傷亡,只好繼續(xù)沿用好言相勸的戰(zhàn)術(shù),希望男子能夠自行下來。
就這樣僵持了一個半小時,應(yīng)警官勸說得口干舌燥,而男子還是不肯配合。
第三幕:空中飛人
時間:凌晨4點多
增援力量陸續(xù)趕到,此時的市場外已經(jīng)聚集了六七十號人。
眼看無路可逃了,男子做出一個驚人舉動。鋼棚的西側(cè)緊挨著一棵梧桐樹,大概有三層樓那么高。而離樹兩三米外,是一幢兩層的民房。
只見男子爬上梧桐樹,一骨碌爬到了樹頂上。就在大家以為他準(zhǔn)備以此為據(jù)點,民警怕他掉下樹來,勸他不要亂來時,意想不到的一幕上演了。
男子借助高度的落差,一躍而下,“飛”出了一個拋物線,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芈湓诹藘蓪用穹康臉琼?,完?ldquo;冒險突圍”。
這是一大片彼此相連的民房。男子沿屋頂繼續(xù)往西面逃竄。
“快快快,快圍起來!”民警和居民們趕緊追上去,立即封鎖所有能跳落逃跑的地點。
再次無路可逃,男子又玩起了老把戲——不動如山。這一次,民警叫醒了這幢民房的房主,準(zhǔn)備上到樓頂,跟男子來個正面接觸。
距離近了,看得也比較清楚,對方是個20多歲的小伙子。
“小伙子,你還年輕,不要做傻事,有錯能改還不遲。”應(yīng)警官不厭其煩一遍遍勸說,男子依舊不吭聲,左顧右看,似乎還在尋找逃跑路線。
在屋頂“左沖右突”一小時后,男子慌不擇路被堵在兩棟房子之間。發(fā)現(xiàn)去路被堵,他又原路返回,爬上一幢民房屋頂上的玻璃房頂,并揚言要跳樓。
跟民警僵持了10多分鐘后,男子忽然縱身一躍,從玻璃房頂跳回到原先那株梧桐樹頂,順著樹,沿著老路,又逃回了市場棚頂。
第四幕:下絆擒賊
時間:清晨5點半
深夜里,貓捉老鼠的戲幕上演。
“咚……”不想,男子跳回市場頂部的鋼棚時,不慎踩破棚頂,重重摔在了一個冰柜上。大家還沒反應(yīng)過來,男子強忍著痛,又一骨碌起身,再次爬上了棚頂。
看到這一幕,大家是又生氣又好笑。和民警一去參與圍堵抓捕的居民紛紛喊話,“你逃不掉啦”、“你還是乖乖下來投降吧”。
雙方已經(jīng)僵持了2個多小時,男子體力消耗了不少,應(yīng)該也累了。民警心想,圍得這么嚴實,肯定逃不了了,被抓只是時間的問題。
就在這時,男子又準(zhǔn)備冒險了。
原來,市場一共有東西兩個鋼棚,兩者之間是用篷布連接的。男子準(zhǔn)備最后搏一把,通過一片竹竿撐起的篷布,企圖爬到市場東大棚上。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守候在棚下的居民發(fā)現(xiàn)男子的企圖后,用長棍、鋤頭等工具,在男子逃跑的篷布“線路”上戳了幾個窟窿“下馬絆”。
果不其然,男子剛跑進篷布,就雙腳先后踏入窟窿,陷落了下來??吹竭@一幕,民警和居民連忙上前抓住男子的雙腿。
此時,天空漸漸泛白,時鐘停在清晨5點半。
偷來的“金飾”
全是鍍膜樣品
民警在男子身上搜到了戒指、項鏈、手鐲等174件首飾,并在蔣師傅的金店后門發(fā)現(xiàn)了液壓剪刀、螺絲刀等作案工具。可諷刺的是,這些首飾全部都是樣品——銅鐵制品上鍍了一層金色膜而已。
男子叫蒼某,今年26歲,貴州人。半個月前,他來到寧海打工,工作沒找到,身上的錢用得所剩無幾。4月20日,他閑逛路過蔣師傅的金鋪,心生歪念,于是次日凌晨帶著工具,從頂棚鉆進市場里來行竊。店內(nèi)的報警器被觸發(fā),蒼某慌不擇路之下,只得爬上棚頂逃跑。沒想到,等他出來時已經(jīng)被民警給包圍了。
面對民警的勸說,蒼某想到身上的“金飾”數(shù)目太多,“價值”較大,被抓了肯定后果很嚴重,很是害怕,所以不肯投案自首,于是就出現(xiàn)了開頭的一幕。
當(dāng)?shù)弥?ldquo;金器”全是毫不值錢的樣品時,蒼某一瞬間愣了,微張著嘴,眼珠一動不動。
蔣師傅說,他非常謹慎,每天打烊都會將金飾收好。前年店里也曾進過賊,對方也只偷到了一些樣品。“這些樣品平時就是給顧客看個式樣的,晚上擺出來迷惑小偷。”
民警對蔣師傅的做法給予肯定,并提醒廣大金店業(yè)主,柜臺應(yīng)使用加厚玻璃,有條件的應(yīng)配備保安人員及電棍、辣椒水等防護設(shè)備;不要把大量的貴重金銀首飾擺放在柜臺,打烊后貴重首飾務(wù)必入庫保存;店中需安裝報警系統(tǒng),庫房及重要通道一定要配置彩色攝像頭,萬一發(fā)生盜搶案件,以便警方能迅速鎖定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