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甬劇《田螺姑娘》昨天進行了彩排。
浙江在線06月24日訊 今晚,新編甬劇《田螺姑娘》將在寧波逸夫劇院首次亮相。這是甬劇《田螺姑娘》闊別舞臺30年后重返舞臺。導(dǎo)演王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編甬劇《田螺姑娘》兼具傳統(tǒng)與時尚,“要讓看著魔幻劇長大的年輕觀眾也能接受。”
讓觀眾置身于童話世界中
“如果說,30年前的《田螺姑娘》帶著一股濃重的鄉(xiāng)土氣息的話,那么這出新編《田螺姑娘》則會時尚得多。”王鷹表示。
昨天,記者在排練現(xiàn)場看到,舞臺上色彩斑斕,一個巨大的五彩海螺殼挺立在舞臺一側(cè)。與舊版的《田螺姑娘》比,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我希望讓觀眾在看此劇時,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中。”過去《田螺姑娘》中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一般都是以步履蹣跚的老人形象示人,但是這一次,王鷹卻別出心裁,把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變身成了兩個連蹦帶跳的小精靈。
在王鷹看來,這樣的一種創(chuàng)新,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觀,“要讓看魔幻劇長大的年輕觀眾也能接受,不會產(chǎn)生時代上的陌生感和疏離感。”
依然能喚起人們心底的懷舊情愫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提起甬劇《田螺姑娘》,都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親切感。
上世紀50年代,甬劇《田螺姑娘》被搬上甬劇舞臺,風(fēng)靡甬城。上世紀80年代,甬劇名角虞杰、貝文琴、曹定英等重新在舞臺上演繹了該劇。此后,《田螺姑娘》還被改編成甬劇電視劇,并奪得飛天獎二等獎。
曾有位甬劇迷感慨,當(dāng)年看完《田螺姑娘》后,“年少的心中藏下一個夢想,我要找的妻子也要是個善良的田螺姑娘。”那個年代,“田螺姑娘”成了多少少年心中的“夢中情人”。
那么,如今這樣一出時尚的《田螺姑娘》,又會不會喚起人們心底的那份懷舊情愫?王鷹毫不猶豫地表示:“會!”他表示,這樣的時尚,其實是建立在不丟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之上。“我們遵循傳統(tǒng)的文本,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甬劇唱腔,這是一次經(jīng)典再現(xiàn),傳統(tǒng)再生。觀眾依然能聽到熟悉的旋律和唱腔。”
田螺姑娘跳起了“螺舞”
此前,無論是上世紀50年代版的甬劇《田螺姑娘》,還是上世紀80年代版的甬劇《田螺姑娘》,都可謂深入人心。那么,新編的《田螺姑娘》較之于老版,又有哪些方面的突破呢?
“老版《田螺姑娘》更注重唱腔,新版的則更注重身段的塑造。”王鷹告訴記者。
據(jù)悉,此次打造的是“青春版”《田螺姑娘》,演員的平均年齡才25歲,均屬于甬劇團第八代演員。
“我的舞蹈動作是請寧波歌舞團的老師專門設(shè)計的。”“田螺姑娘”的扮演者張欣溢把這稱之為“螺舞”,“每一個動作都有特定的含義,也符合田螺姑娘的身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