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20日訊 期待已久的雨終于來了,持續(xù)近一個月的旱情得到了極大緩解。不過,這場“及時雨”似乎來得過于夸張,一下子刷新了很多站點的歷史降雨記錄。
昨天上午,市防汛辦緊急發(fā)出的通知中提到,受突發(fā)強降雨影響,紹虞平原地區(qū)普降特大暴雨,截至昨天下午2時,降雨區(qū)域平均降雨:越城區(qū)為171.9毫米、紹興縣為92.2毫米、上虞市為87.7毫米。紹興平原南門站水位從前天21時的3.81米快速上漲至昨天上午10時的4.52米,超警戒水位0.22米。
按照《紹興市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市防指決定啟動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受強降雨影響地區(qū)要按預案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切實做好防御小流域山洪、城市內澇和平原排澇工作。
記者了解到,這次強降雨主要集中在北部平原,南部新昌、嵊州和西部的諸暨降雨量較小,平均降雨量新昌30.0毫米、嵊州10.2毫米、諸暨9.6毫米。
據市防汛辦信息,從前天晚上8時起突降特大暴雨至昨天上午8時,最大降雨站紹興縣馬山閘實測雨量351.5毫米,有7個站累計雨量超過200毫米。馬山閘實測三小時雨量達252.5毫米,超紹興市有水文記錄以來最大三小時雨量(原最大雨量為2012年8月10日的嵊州南山水庫站171.5毫米),紹興南門站實測三小時雨量147.0毫米,超1951年7月7日117.1毫米的歷史記錄。
昨天1時起,市防指迅速通知相關單位,開啟曹娥江大閘、紹興平原的新三江閘、馬山閘、濱海閘、迎陽閘和虞北平原新東進閘、一號閘、二號閘。要求相關縣(市、區(qū))和有關部門積極應對,要求各地立即通知各鄉(xiāng)鎮(zhèn)、村,重點做好小流域山洪與地質災害、山塘水庫、城鎮(zhèn)內澇、危房防范工作等。
據氣象部門信息,受海上熱帶低壓的環(huán)流影響,接下來幾天,我市可能還會迎來大范圍降雨。尤其是今年第12號熱帶風暴“潭美”將在浙閩一帶沿海登陸;第13號臺風“佩瓦”于昨天14時在東海東部海面生成,預計將沿海北上,可能會影響紹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