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區(qū)里勞動保障監(jiān)察大隊幫忙,我們拿回了3萬多元工錢,太感謝了。”日前,農民工方先生與他的工友通過勞動保障監(jiān)察機構投訴渠道,向溫州市甌海區(qū)華僑城某項目追回了工錢。
一解煩“薪”事的背后,是溫州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圍內鋪開一項大行動: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勞資糾紛專項治理。根據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通知,該局緊盯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全市各級人力社保部門共出動檢查執(zhí)法人員2920余人次,排查在建項目889家,受理處置建筑領域(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舉報投訴件173起,為450余名農民工追回工資718.09萬元。
讓勞力者不勞心,要從“解開心結”開始。為找準農民工的心中所憂,市人社局聚焦在溫央企、市外國企等重大在建工程項目,及國務院欠薪平臺“三多”項目,結合護航百年“浙江安薪”“天網100+”等專項行動,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堅決防止項目工地出現拖欠農民工工資、政府或國有企業(yè)投資項目未按月撥付工程款和總包墊資等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
市人社局還新添根治欠薪“利器”——在建工程項目“智慧+信用”監(jiān)管應用場景,以信用扣分倒逼在建工程項目主動落實項目工地實名制、保證金等“六項制度”。同時,檢查組下沉一線排查,一旦發(fā)現“六項制度”未落地,就要求立行立改。行動期間,共對25家未落實“六項制度”施工單位進行信用評價扣分;約談11家,行政處罰8家。
“線上”監(jiān)管的戰(zhàn)斗力也不可小覷。不久前,農民工向先生通過“碼上維權·不再憂薪”云端維權平臺,投訴平陽鰲江某項目拖欠工資問題。接到投訴后,平陽縣勞動保障監(jiān)察大隊立即開展調查,發(fā)現該項目拖欠向先生等8名工人工資24萬余元。經快速處理,工人們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資。這得益于“碼上維權·不再憂薪”精準維權機制保障,讓我市實現用工數據“碼上”集成、勞動維權“碼上”服務、案件處置“碼上”閉環(huán)。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該機制結合“智慧監(jiān)察·陽光支付”系統(tǒng)進行線下線上的即時動態(tài)監(jiān)管,另一方面通過“信用扣分+行政處罰”措施,倒逼企業(yè)規(guī)范勞動用工行為。目前,通過“碼上維權·不再憂薪”平臺已快速處置勞動糾紛500余起。
為民解憂“酬”,市人社局還對全市所有建筑工程領域的勞資專管員滾動開展技能大輪訓大考核,并開展普法宣傳服務活動。下一步,將以全市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治理為契機,結合“根治欠薪冬季攻堅”等專項治理行動,持續(xù)查擺勞動關系領域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以合格“護薪人”身份守好廣大農民工朋友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