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洲財富董事長楊衛(wèi)國 資料圖
昨日,望洲財富在官網發(fā)布《望洲財富致客戶及員工公告》稱,經多日聯系及多方查詢,現望洲集團正式確認:望洲集團、望洲財富董事長楊衛(wèi)國已失聯,卷款約10億元人民幣。此前被指卷入快鹿擠兌風波中的經濟學家郎咸平再次被網友翻出曾和楊衛(wèi)國共同出席該公司發(fā)起主辦的金融高峰論壇的消息。
望洲現有未變現資產估值約19億
該公告稱,因事發(fā)突然且毫無預兆,為了最大程度保證所有客戶及公司員工的利益,同時防止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望洲財富現已制定了多項相關應對措施。其措施包括成立“望洲財富客戶維護追討工作組”,向公安經偵報案、清查資產等。
公告還顯示,截至2016年3月底,事件涉及理財金額約為22億元人民幣。4月至今的涉案金額正在排查中。經初步估算,望洲集團旗下各子產業(yè)現有未變現資產估值約為19億元人民幣。
望洲財富每年大約融資30億
據望洲官網介紹,望洲集團以網絡工程、礦業(yè)、房地產開發(fā)作為公司的起步行業(yè),五年時間異軍突起,現已發(fā)展成為一家多元化的集團企業(yè),形成了以物資貿易、金融服務、健康養(yǎng)生、餐飲酒店、文化傳媒等服務業(yè)為主導,一、二、三產業(yè)并舉發(fā)展的格局。望洲集團的業(yè)務現已覆蓋國內大部分省市,并在上海、北京、廣州、南京、成都、武漢、沈陽、西安等中心城市設立運營管理中心,已營業(yè)和正在籌建的分公司100多家,分布在50多座城市。
其中,望洲財富系望洲集團核心業(yè)務子集團——望洲金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現已在全國多個城市設立運營管理中心,已建和在建的分公司近百家,分布在全國多座城市。據了解,望洲財富涉及房產、餐飲等實體企業(yè),實際的貸款端極少,大量資金自融自用,每年融資的額度大約30億,累計投資量近百億。
郎咸平曾為其論壇站臺
另外,由望洲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fā)起并主辦的“郎眼看財經 望洲贏未來”金融高峰論壇廣州站上,經濟學家郎咸平表示,隨著提現困難、跑路、經偵介入等因素,再加上國家政策的明朗,P2P的投資環(huán)境未來將有所改善。某門戶網站還以“金融飛入尋常百姓家 郎咸平指點投資迷津”為題報道了此事,文中還提到望洲集團、望洲財富董事長楊衛(wèi)國先生親臨活動現場。
在此前的快鹿系兌付危機一事中,郎咸平在快鹿集團的核心子公司“上海東虹橋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指導工作,不僅如此,快鹿集團與郎咸平之子郎世瑋投資的上海哲琿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也有緊密的合作關系。此后郎咸平通過微博撇清了與快鹿的關系。但據騰訊《棱鏡》報道稱,郎氏家族旗下公司與快鹿存在直接股權的聯系,雙方共同控制一家上市公司。
文/本報記者 朱開云
最新進展
溫州投資者正辦理贖回登記
望洲集團董事長楊衛(wèi)國為浙江溫州蒼南人,曾于1997年在蒼南某中學任職。他曾強調望洲要“做一家有情懷的公司”,溫州也因此成為了望洲集團開展業(yè)務的重鎮(zhèn)。
據溫州媒體報道,昨日下午1時,望洲財富飛霞北路營業(yè)廳內,多位溫州投資者正在辦理贖回登記。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是前一天下午才知道公司董事長失聯消息的,上午已陸續(xù)通知投資者攜帶相關證件及合同正本前來登記。這些登記信息將提供給公安經偵部門。現場照片顯示,這些投資者多為白發(fā)老人,投資額在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
望洲集團官網資料顯示,其在全國70多座城市設立了近200家子公司和分公司,全國員工近七千人,產業(yè)涵蓋商業(yè)、汽車、健康、餐飲、文教、科技、金融、資本管理八大領域。據了解,望洲集團所有的產業(yè)全部法人系楊衛(wèi)國一人。
公開資料顯示,望洲集團在溫州開設的望洲天使月子會所是溫州首家高端月子中心,根據其宣傳資料,該月子中心設施豪華,堪比五星級酒店。坐月子的費用最高達到20萬元。作為望洲集團健康板塊旗下的核心產業(yè),望洲天使過去一年快速發(fā)展,已在杭州、溫州、廈門、北京、大連等全國30個地區(qū)開設直營公司。昨日,有溫州媒體人士前往溫州望洲天使月子中心時發(fā)現該會所已經大門緊鎖, 溫州君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貼出公告稱會所已經搬離。
文/本報記者 朱開云
全國暫停“金融”相關字樣企業(yè)注冊
本報訊(記者 藺麗爽)昨日,有媒體報道自從央行啟動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開始,全國各省市已經暫停登記注冊在名稱、經營范圍中含有金融相關字樣的企業(yè)。一場全國范圍內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將對野蠻生長、良莠不齊的互聯網金融進行甄別、規(guī)范。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北京、深圳、上海、山東等地,已經停止了名稱或經營范圍跟“金融”相關的互聯網企業(yè)注冊。按照新規(guī),注冊名稱或經營范圍出現跟“金融”有關字樣的機構,包括交易所、金融、資產管理、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財富管理、P2P、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支付等,都暫停注冊。
此前,4月14日,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會議,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有關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為期一年。當日,國務院批復并印發(fā)與整治工作配套的相關文件。共有七個分項整治子方案,涉及多個部委,其中,央行、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將分別發(fā)布網絡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和互聯網保險等領域的專項整治細則。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分析認為,過去我國金融機構的注冊一直都很嚴格,例如銀行、證券、保險以及金融等字樣要出現在公司的名字中必須通過一行三會的審核,注冊必須要經過一行三會的批準。只是近幾年,一些公司打擦邊球、用模糊類似的字樣,例如金控、金服、互聯網金融等。按照成文的規(guī)定,這些字眼兒并不需要很嚴格的審批,所以互聯網機構的增長速度非常快。
已經注冊成功的名字中帶有相關“金融”、“P2P”字樣的企業(yè)如何處理?是責令其改名、還是補充審核、提交相關資質?國家工商總局并未對此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