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56歲的李峰又來到市區(qū)百花社區(qū),看望他常年結對的四位“失獨”老人,老人們也正習慣性地趴在窗口等著他。洗曬衣服、修窗簾、聊天……他說這是一些“作為兒子”該做的家務。因為一次意外,李峰痛失了自己唯一的愛女,痛定思痛,以己推人,2012年起,他加入了嘉興“夕陽紅”為老服務大隊,這一做便已四年。

義工溫暖失獨家庭
家住北京路社區(qū)嘉絲聯(lián)宿舍的聞金榮,像往常一樣四五點就起床了,戴上手套、拿起鉗子,在小區(qū)內“巡邏”,一看到垃圾他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這個習慣他從2008年起就一直堅守著。在他的影響下,小區(qū)里很多退休老人也開始自發(fā)地為小區(qū)打掃衛(wèi)生,每個樓道也都有熱心居民堅持義務清掃了。
蒙古族人韓振清數(shù)年前來到桐鄉(xiāng)濮院鎮(zhèn)居住后就加入了社區(qū)服務隊伍,居民一旦遇到用電問題,只要撥打96345即可享受他的上門服務。2014年5月,鄰居家發(fā)生火災,韓振清及時出手相助,滅火后不慎從高處摔落,右腳跟骨粉碎性骨折,但他并不后悔。“他很樂意幫助人,就算擰個螺絲的小事也會來幫你。”鄰居們樸實的夸獎,道出了“熱心腸”韓振清傳遞的正能量。
善與美不只是體現(xiàn)在驚心動魄的見義勇為中,更多時候,它就這樣滲透在嘉興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嘉興,正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好人。托救墜窗男童的“中國好人”趙笑功;“困難親戚”遍布全國的“好企業(yè)家”徐云明;徒手與悍匪搏斗的“最美保安”方雪祥;救人于危難的退伍老兵玉斌……這就是一張仍在不斷拉長的“好人名單”。
“常用的電話號碼很多,很多老人記不住,現(xiàn)在在嘉興,有事情老人就會打‘96345’這個電話。”家住石堰南區(qū)的老黨員吳永祥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96345”在群眾需求和黨員志愿服務之間形成了有效的對接,形成了“有困難找黨員,有時間做志愿者”的良好社會風尚,并已經成為一張紅船旁黨員志愿服務的“金名片”。像這樣的志愿服務團隊也在嘉興日益涌現(xiàn)。
“德不孤,必有鄰;德者先,從者眾”。“嘉興好人”從“盆景”到“風景”,見證了道德標桿強大的感召力。

道德模范表彰活動
2007年以來,嘉興市開展了五屆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共推選出市級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72人,其中5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11人榮獲浙江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除道德模范外,嘉興市唐盛銀、趙笑功等34人入選“中國好人榜”,倪連根、朱水源等53人入選“浙江好人榜”,王月英、鮑爾青等120人被評為“嘉興好人”,選樹出感動人物、自強模范等各級各類道德典型近1200人。而在大街小巷,在偏遠農村,在狂風暴雨的天氣下,在萬家團圓的日子里,嘉興的志愿者隊伍也活躍在每一個需要關愛的地方。
“道德沃土”孕育好人
每一位“嘉興好人”的故事,都折射出時代的光芒;每一位“嘉興好人”的善行,都記錄著精神的標高。他們,已經成為嘉興道德建設的精神群雕,而不斷涌現(xiàn)的好人也離不開嘉興的“道德沃土”。
嘉興,是遠古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亦是吳越文化的交匯點。一個面積不大的南湖,千百年來吞吐著杭嘉湖平原的流水,隋唐以后,更與傍湖而過的大運河一起,串聯(lián)起全區(qū)大大小小的河網(wǎng),使嘉興成為杭嘉湖平原上富甲一方的著名水城。深厚的文化積淀,久遠的文明浸潤給今天的嘉興人以豐厚的文化滋養(yǎng),使美好品德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這里誕生了濮院的“開山鼻祖”濮鳳,他一直奉行勤勞致富的信條,不僅身體力行教人們種桑養(yǎng)蠶,繅絲織綢,還修路建橋,種花植綠,向一代代的濮院人傳遞著勤勞致富、樂于助人的正能量。
這里誕生了近代史上的社會革命家褚輔成,考其一生,從事革命活動之余,熱心興辦教育、開辦民族企業(yè),造福社會,惠及鄉(xiāng)里,無論思想還是行動皆走在時代前列。
這里還誕生了當代著名數(shù)學家陳省身,自1984年起,他曾多次回嘉興探親,關注故鄉(xiāng)科技教育事業(yè)。1992年5月,他為母校秀州中學捐款,設立“陳省身獎學金”……
這些名人是一筆寶貴的資源,他們的思想觀念、精神品格、文化價值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價值觀念、行為取向、精神風貌,他們有益的言論和高尚的行為引導著人們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嘉興好人榜
近年來,嘉興不斷發(fā)揮好人、道德模范、鄉(xiāng)賢的示范引領作用,用他們的嘉言懿行垂范鄉(xiāng)里,涵育文明之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這座城市深深扎根。
去年以來,浙江華之毅時尚集團總裁張華明經常攜同企業(yè)志愿者一同助力嘉興的治水工作;王江涇鎮(zhèn)長虹橋畔的賢者錢百曉擔任《王江涇鎮(zhèn)志》編撰工作,其間,其憑借豐富的歷史文學知識,校譯了《聞川志稿》,還原了王江涇大捷等著名歷史事件;洪合鎮(zhèn)建北村大學生村官馬水明積極利用暑期結合“春泥計劃”和關心下一代工作,開小型茶話會,交流經驗,開展多彩的文藝活動……
大量的嘉興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家群體、退休干部等人士,他們有的投資故里,有的參與社會治理,有的提供技術支持,有的用其學識專長、創(chuàng)業(yè)經驗支持家鄉(xiāng)發(fā)展……紛紛反哺桑梓。
好人之風,山高水長;好人之德,澤被四方。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與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觀念的融合下,“嘉興好人”也給這座城市帶來了良性連鎖效應,2011年12月,嘉興首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5年嘉興市蟬聯(lián)“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同時,海寧市鹽官鎮(zhèn)桃園村、平湖市新埭鎮(zhèn)姚浜村、平湖市鐘埭街道花園村、秀洲區(qū)油車港鎮(zhèn)池灣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zhèn)”,五芳齋集團(本部)、海鹽縣人民檢察院、潔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嘉善縣公安局獲評“全國文明單位”……